高考语文复习考点33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教案【目标要求】“内容充实”主要就材料而言,就是要求文章言之有物,记叙文中的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论据充分鲜活具有说服力。凡以假话、大话、空话填塞文章的篇幅都是内容不充实的表现。“中心明确”要求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下笔前要确立这个中心,下笔后要有意识地用这个中心去贯穿全文。行文思路散漫,笔墨不集中,基本观点前后不一致等,都是中心不明确的表现。【网络透视】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在立意方面,选材方面。1.应该关注社会热点,因为古人就说,文章合为时而作。尤其同学为准备高考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相当长的时间是比较远离社会,远离实际生活的,就和高考作文发生了矛盾,因为作文是反映生活的。因此,还要适当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写出有时代感的,时代价值的东西,不是说写出政治口号。2.要写我们中学生熟悉的事情,立意要是你自己熟悉的观点和感情。就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你对科幻不熟悉就不要写,不要对它发表见解和观点,写熟悉的还有那些你说不正确、说不明白,你无法或不该去说的社会热点也要回避。3.应该考虑一下,考虑是否被认可。这篇考场作文读者只有一个人,就是阅卷老师,高考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获得高分,而不是像平时给别人写信,写日记,或者向报刊投寄文章,作文主题的要求是健康向上的,要是写出灰暗的、灰色的东西不被认可的,那无疑是要回避的。4.以小见大。社会热点不是空谈大道理,要就小的方面见深刻的道理,从一个侧面或局部去反映事物的全体。这样才是深刻的作文。不少考生在作文时常常琢磨这么一个问题:“作文的主题直接写出来好,还是含蓄一点好?”我们认为:对于考场作文来说,主题还是直接表达出来为好。因为考场作文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获得比较高的分数,从而使自己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而且读者就是阅卷老师一个人,与其让他琢磨半天,还不如非常明朗地摆在他面前,当然如果你能说得很含蓄,同时又能够很清楚地让老师捕捉到,这当然也是很好的事。如果主题非常隐蔽,老师读了半天仍不明白,那就是晦涩。所以考场作文应该明朗一些,简单一些,不要过于复杂和拖沓。力求在一个小时之内,在一千字之内将自己的作文风采展示出来。“中心明确”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能强求划一。既可明示,也可隐含。具体的有如下几种:1.可以用标题明确中心。标题是文章用来明示或暗示全文的对象、范围、体裁、题材或中心的。要中心明确既可以直接以中心作题目,也可以用小标题呼应大标题来强化中心。2.可以用材料明确中心。材料是形成和表现中心的基础。要使中心明确必须使用最能说明和表现中心的典型材料,而且保持所有材料在这方面的一致性和连贯性。3.可以用结构明确中心。为了增强文章中心的明确性,有时我们可以在文章的结构成分和方式上作明示。比如:在开头、结尾点明中心,或通过段首与段尾呼应加以突出,或用语句作为线索予以反复等4.可以用表达方式明确中心。文章的中心主要是从客观的材料中反映出来。特别是记人叙事的文章,一般不将中心直接表露出来,所以通过抒情议论将自己的观点感受明确起来也是运用很普遍的一种方法。5.可以用表现技巧明确中心。文章的表达技巧无疑也服务于文章的中心的。因此衬托、渲染、对比、伏笔、欲扬先抑等技巧运用,也会使中心突出鲜明。【活题精析】200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雨。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