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设计:2.2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渠道,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民主决策的重要性。能力目标: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和概括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感受现代社会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力量;树立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关注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的政治责任感。课时安排:一课时重点与难点:重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难点:社会听证制度。学情分析:(略)注;本教学设计一共由案例导入+四个探究活动组成。左边是探究设计,右边是老师具体操作内容。本设计课本上没有的材料必须在课前印发给学生,例如探究二。二.案例导入:三.问题探究1材料:2006年1月21日教育部直属高校与广东科技合作交流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透露:成立由钟阳胜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广东省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协调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产学研合作的有关事宜;建立部属高校的专家咨询制度,为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重大项目实施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请同学们根据材料思考下列问题:广东省政府为了使重大战略决策、重大项目实施更科学建立了什么制度?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师:请同学们阅读左边的材料,然后思考问题。生:讨论————点拔: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往往会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那么,决策机关如何决策才能做出最佳选择?公民有什么途径参与民主决策?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探究一:(1)假如你是漫画中的决策者,你会采取哪种决策方式?为什么?(2)假如你是漫画中的公民,你将如何对待这一决策事项?(3)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那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探究二:(1)全国人大将个税修正案草案公示并举行听证,反映了民主决策的哪些制度?除了这些,你还知道有哪些?(2)这些民主决策制度有什么异同?探究三:(1)确立听证人为什么代表不同观点的各方都有适当名额的原则?来自各方面意见的差异主要是什么?(2)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决策为什么由草案规定的1500元提到了1600元?(3)谈谈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具有什么重要意义?探究四:模似一次听证会。结合材料,阅读教材内容,探究这些问题。四.思维点拔2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漫画A和漫画B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也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决策观点。探究一:请同学们根据漫画寓意探究经下问题:(1)假如你是漫画中的决策者,你会采取哪种决策方式?为什么?(2)假如你是漫画中的公民,你将如何对待这一决策事项?(3)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那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探究一:学生讨论:————点拔:(1)漫画A中的决策者是独断专行的表现,漫画B中的决策者坚持了科学态度,发扬了民主作风。因此我们应采取B方式。决策机关是否按规则和程序决策、是否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是能否制订正确决策的关键。因此,作为决策者,要树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观念。坚持科学态度,发扬民主作风。(2)作为公民,应积极参与决策,充分反映和表达自己意愿,把决策的制定看成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为政府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献计献策。(3)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参加论证会、座谈会、听证会等。教师小结: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机会越来越多,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当前政治生活中几种主要的民主参与方式。请同学们思考探究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课文探究下列问题:材料:1.2005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加以修改,很有必要。修正案(草案)规定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1500元,鉴于该减除费用标准涉及广大工薪收入者的切身利益全社会普遍关注,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