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办工作计划今年,全市仲裁工作要以**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加速、提升、创新、增效、落实的要求,积极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认真采纳“网络在线问政”和“三民”活动中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全力做好推行仲裁法律制度和为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仲裁法律服务等工作,努力开创青岛仲裁工作新局面,案件数量、标的额、结案率、调解和解率、当事人满意率等主要办案指标保持全国前列和山东龙头地位,为我市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作出新的贡献。具体工作打算如下:一、大力推行仲裁法律制度,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中心做好仲裁制度推行工作。以保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主线,按照新的行政区划,通过与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制度,设立和调整仲裁派出机构,开展仲裁法律宣讲,为蓝色硅谷、**岸经济XX县区、董家口港区建设等重点区域和世园会筹备、**地铁建设等重点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仲裁法律服务。今年计划再设立2个仲裁办事处,在企业、行业进行仲裁法律宣讲不少于10次。(二)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仲裁制度推行工作。在全市现代服务业、民营、外资、小微等重点行业和企业大力推行仲裁法律制度,与银行业、保险业和电信业协会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采取走访、举办培训班和座谈会等形式,请进来、走出去,深入各领域各行业,掌握仲裁服务企业发展的现状,研究拓展仲裁服务领域的具体措施,为民营企业、涉外企业和小微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今年计划在民营企业、行业组织培训和发展一批仲裁调解员和联络员,分期分批走访市银行协会30家会员单位,走访外资企业协会及所属企业,提高仲裁条款签订率。(三)围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做好仲裁制度推行工作。充分发挥仲裁在创新社会管理进程中解决纠纷、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优势,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推行仲第1页共4页裁制度。发挥各区市仲裁中心的地域优势,深入乡镇、社区,走进村庄、街道,通过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活动,面对面解答社会各阶层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的诸多法律问题,畅通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在基层、社区推行仲裁制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四)围绕提高仲裁社会认同度做好仲裁制度推行工作。制订年度仲裁宣传工作要点,丰富宣传工作内容,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通过以案说法、释法解惑等形式,做好仲裁普法宣传。发挥网络宣传作用,更新青岛仲裁网版面内容,及时上传信息,做好日常维护,利用青岛政务网、“网络在线问政”、“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等平台,普及仲裁法律知识。编辑《亲和仲裁》杂志等宣传材料,免费向市民发放。二、公正高效审理仲裁案件,全力提升仲裁社会公信力(一)规范受理案件。优化立案工作流程,严格立案工作程序,亮化立案工作“窗口”,落实首问负责制,依法解答咨询,规范立案工作行为,当日立案率达到95%以上,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等区仲裁文书直接送达率达到96%以上,全程协助当事人进行财产或证据保全,试行立案网上预审,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节省仲裁成本。(二)公正审理案件。依法仲裁各类民商事案件,依托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对案件审理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及时研究解决案件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落实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对仲裁案件程序和实体方面出现的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案件在规定的审限内结案,结案率达到97%,一个月内结案率达到45%,年结案率达到98%。(三)联动调解案件。坚持调解优先、全程调解原则,发展多元化纠纷调解方式,把立案前调解、进入程序案件全程调解、行业调解与我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结合起来,做好调解与仲裁工作的衔接联动,案件调解和解率达到52%,提高当事人满意率和自动履行率,降低司法纠正率。在全市推广运用仲裁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加强与交管部门的协作,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运用仲裁简便快捷、第2页共4页成本低廉等优势,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四)强化办案监督。对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