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完善秋种管理工作意见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两个重点,指导思想。以市场和国家、省、市农业发展政策为导向。全县特别是禁烧区大幅度减少激进种植,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努力提高秋种质量,确保农业继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具体工作思路是一减”减少油菜与传统种植)三扩”扩大蔬菜面积、扩大经果苗木面积、扩大绿肥面积)调整结构,重点推进“四项工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品种和适用技术推广,推进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推进规范化基地建设和“三品”认证)油菜面积70万亩,主要目标。减少油菜种植。平均单产达160公斤,优质率达100%稳定小麦生产,小麦面积30万亩,较上年持平,平均单产达360公斤,优质率达80%以上。计划调整种植结构5万亩(发展设施栽培0.75万亩、露地蔬菜2.6万亩、水生蔬菜0.55万亩、经果苗木0.5万亩、绿肥1.1万亩)其中重点禁烧区4.01万亩(发展设施栽培0.2万亩、露地蔬菜2万亩、水生蔬菜0.52万亩、经果苗木面积0.33万亩、绿肥0.96万亩)二、工作重点(一)大力推进秋种结构调整各地特别是重点禁烧区(镇、镇、镇、镇、镇、乡、镇、乡、循环经济示范园)要因地制宜,秋种是调整种植结构的有利时机。逐步减少激进种植,积极调整秋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扩大设施栽培面积,1继续推进设施栽培。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抢抓市、县对设施栽培实行以奖代补的机遇。力争新建设施栽培2500亩,其中,重点禁烧区不少于2000亩。乡要进一步扩大设施栽培规模,新建集中连片大棚不少于1200亩;等新建设施栽培面积每个乡镇要达到100-300亩;响导、元疃、古城等要利用实施缩村让地、整村推进项目的契机,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扩大设施栽培面积,每个乡镇新建集中连片大棚第1页共5页100-200亩;其它乡镇也要结合实际,积极推进设施栽培。全县计划新增露地蔬菜面积2.6万亩,2大力发展露地蔬菜。各地要积极引导群众种植露地蔬菜。其中重点禁烧区不少于2万亩(镇9700亩,镇2800亩,镇4250亩,镇1500亩,乡750亩,镇500亩,镇500亩)等发展基础较好的每个乡镇新增面积应不少于500亩,其它各乡镇不少于300亩。发展水生蔬菜。镇、镇等适宜发展水生蔬菜的乡镇要因地制宜,3挖掘潜力。挖掘潜力,预留好茬口,为明春发展莲藕等水生蔬菜做好准备,全县计划新增面积5500亩,其中镇、镇新增面积应分别不少于3000亩和1900亩,镇、乡新增面积分别不少于200亩和100亩。下同)实行用地和养地相结合,4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种植紫云英。调整作物茬口安排,充分利用冬闲田,恢复发展绿肥作物,既可减少作物秸秆,又能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全县计划新增绿肥1.1万亩,其中,重点禁烧区安排绿肥种植9620亩(镇2500亩,镇1620亩,镇900亩,镇1600亩,镇2000亩,镇1000亩)其它乡镇1500亩。今冬明春全县计划增加5000亩,5扩大特色经济园面积。重点扩大经果苗木面积。其中,重点禁烧区3300亩,主要布置在镇、镇、镇、乡、镇、镇等地。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整合项目资源,各地各相关部门在推进秋种结构调整中。规模推进,做到成片开发,着力推进“一村一品”二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镇、镇等地要突出香葱、莲藕、小萝卜等瓜菜生产;元疃镇、八斗镇、镇等地要突出食用菌生产;乡、响导乡、镇等地要突出反季节辣椒、番茄、黄瓜生产;镇、镇等地要突出雪里蕻生产;古城镇等地要突出早西瓜生产;镇等地要突出青蒜和韭菜生产。三要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场紧密结合,发展订单生产。成片实行结构调整的地方,要特别重视做好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做好产销衔接工作,积极争取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相关市场签订订单,以销定产,确保生产效益。四要积极培植和引进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发挥其在结构调整中的中坚和带动作用,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第2页共5页(二)大力推进新品种和适用技术推广以发挥品种增产潜力。油菜主要推广秦优7号、秦优10号、皖油25号、天禾油6号等一批通过近年种植产量性状表示稳定的品种。小麦主要推广杨麦13号、杨麦15号、杨麦16号、杨辐麦2号、宁麦16号等高产稳产品种。1推广一批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