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实验实验二十六挥发性液体麻醉药活性测定目的观察乙醚麻醉的特点,了解全身性麻醉药活性测定的方法。一般采用小动物翻正反射消失和大动物的垂头(头正位反射消失)作为麻醉药活性测定的指标。当在一已知容量的容器内,加入已知分子量和相对密度的挥发性液体麻醉药时,则可按下式算出容器内的麻醉药蒸气浓度:蒸气百分浓度=液体体积(mL)×相对密度×22.4(L)×100药物分子量×容器容积(L)按上式算出浓度系在标准状态时的体积。实际体积尚需按试验时情况用下式校正:PV/T=PˊVˊ/Tˊ实验材料器材——动物麻醉箱、天平、鼠笼、镊子。药品——乙醚。动物——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不限。实验方法1.动物麻醉箱为一玻璃制成的密闭小箱,小箱容量为4~10L(图26-l)。小箱中置有盛钠石灰的小盘,以吸收箱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箱的上方为可开启的顶盖。箱内亦可装一小电扇,以加快药物的蒸发。图26-1小白鼠的麻醉箱装置2.按小箱中所需药物蒸气浓度,算出应注入箱中的药量,振摇麻醉箱使药液挥发,然后投入小白鼠。如欲求出半数有效麻醉浓度(AD50),可将药液蒸气百分浓度按等比级数递增4~6个剂量,动物每组5~10只,即可求出量效反应曲线,并算出AD50值。3.麻醉诱导期应为0.5~5分钟,如不在此范围内,应调整麻醉药蒸气浓度。4.采用翻正反射消失和痛觉消失作为麻醉指标。若动物群集和互相倾倚,难以判定结果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时,应将可疑小白鼠置于仰卧位观察之。测痛觉时可用大头针刺后足或用小鳄鱼夹夹小白鼠尾根部近肛门处。5.麻醉后继续观察10~30分钟,观察麻醉过程是否平稳。注意事项1.乙醚易燃易爆,且比重较空气重,实验时严禁明火。2.实验前应检查麻醉箱有无漏气。3.严格掌握麻醉指标翻正反射消失与否。讨论题乙醚麻醉有何优缺点?现今在临床上地位如何?实验二十七巴比妥类药物作用比较目的比较几种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强度、潜伏期和药效维持时间。实验材料器材——天平、注射器、鼠笼、镊子。药品——0.6%苯巴比妥钠、0.2%戊巴比妥钠、0.2%硫喷妥钠、苦味酸。动物——小白鼠。实验方法取体重18~22g小白鼠3只,称重标号,分别腹腔注射下列药物:甲鼠:0.6%苯巴比妥纳150mg/kg(即0.25mL/10g)。乙鼠:0.2%戊巴比妥钠50mg/kg(即0.25mL/l0g)。丙鼠:0.2%硫喷妥钠50mg/kg(即0.25mL/10g)。观察各鼠用药后的行为活动有何改变,翻正反射是否消失。记录翻正反射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实验记录鼠号体重(g)药物及剂量(mg/kg)行为活动变化翻正反射作用特点消失时间恢复时间注意事项1.进行本实验时必需保持环静安静。2.翻正反射消失是指将小白鼠轻轻置于仰卧位,如松手后仍能保持仰卧状态,即为翻正反射消失。3.小白鼠翻正反射消失后应保持环境温度。讨论题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上述各种巴比妥类药物作用强度、快慢及作用时间的差异及其原因。第3页共12页第2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2页实验二十八水合氯醛对兔的全身麻醉作用观察目的了解水合氯醛对兔的麻醉作用及主要体征变化。实验材料器材——兔固定箱、毛剪、镊子、酒精棉、听诊器、10mL注射器、台称、温度计、6号针头。药品——5%水合氯醛溶液(新配置液)。动物——兔。实验方法取兔一只,称重,观察并记录用药前体征的正常状态,(如皮肤感觉、角膜反射、骨骼肌紧张度、呼吸、心跳等情况)。然后放家兔于固定箱内保定,由耳静脉注入5%水合氯醛注射液,剂量按3~4mL/kg给药(注射速度宜慢,切勿漏出血管外)。实验记录呼吸次/分心跳次/分肌肉紧张度瞳孔(mm)痛觉反射角膜反射肛门反射体温用药前用药后麻醉期苏醒期麻醉持续时间讨论题1.何为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从实验结果说明水合氯醛的全身麻醉效果如何。实验二十九氯丙嗪对大白鼠激怒反应的影响目的观察氯丙嗪的安定作用。实验材料器材——大白鼠笼、天平、大止血钳(钳上应套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