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经验交流建立和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是近年来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政府管理、专业采购、监察部门、供应商等各个方面,同时兼顾了采购人,管理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的职能和特点。其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资金使用效益、效率和廉政建设的整体情况。政府采购抓得不好,一旦失控、失灵,就会毁掉干部、损坏政府系统的整体形象。笔者认为:要使政府采购工作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必须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施阳光采购、高效运作;必须提高政府采购者政治理论水平,培养政府采购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机制,抓规范,正确处理效益与效率的关系,使政府采购真正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基层服务,实现效益、效率并举。一、当前政府采购运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自20年颁布《政府采购法》以来,省、市制定了相应的政府采购办法和相关制度,各部门加大了政府采购工作力度,政府采购的范围逐步扩大,内容涉及工程、设备、货物和服务四大类。应该说,通过几年的实施,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在具体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政府采购的内控制度不健全。政府采购的管理体制是在逐步探索中建立起来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的弊端,束缚了整个政府采购工作的运行和发展。一是内控制度设置不合理、不科学,在具体操作中不能发挥其作用。二是制约机制不健全。目前由财政这一监督部门设置具体采购机构,并由其管理、操作,集监督管理与采购权为一体,监督失去了客观性,容易产生不廉洁甚至腐败行为。问题之二。政府采购的预算、计划的编制滞后。从青原区的情况来看,虽然按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但没有按照细化的采购项目纳入部门预算,预算过程中调整幅度大,超计划第1页共4页项目较多,失去了预算的控制作用。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的滞后,制约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采购办在年初不掌握当年的采购任务,不能及时汇总编制计划,作出科学的活动安排,临时计划临时批复,使采购计划变为报批手续。二是由于采购单位报的计划是临时性的,一旦报送计划就希望尽快拿到货物,采购中心忙于应付,无法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导致政府采购处于被动局面,其效能随之弱化。问题之三。政府采购的程序不规范。主要是在招投标方面,没有严格按照《招投标法》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一是在招投标过程中,没有监督部门和公正部门介入,使招投标流于形式。如近几年,我区有些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由建设单位自己组织进行,且由本单位的领导组成招标领导小组,进行考评,确定中标单位,相关部门没有参与。二是一些发包单位事先内定了中标人,但仍然走一个招标的过程,掩人耳目。从表面看,似乎公开、公正、公平,但实际是给虚假的招标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三是招投标人员对相关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掌握、了解不多,以及在公开招标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致使故意压低标的,中标后又弃标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问题之四。政府采购的资金使用不够合理。一是由于年初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滞后,加上一些临时的政府采购缺少计划和资金安排,使本来紧缺的政府采购资金一时难以到位,无法按照采购合同支付货款,甚至挤占、挪用其他专项资金。二是在支付采购资金时,没有按照签订的采购合同进行支付,致使大量的采购资金滞留在政府采购部门的帐面上。问题之五。政府采购队伍的建设亟待加强。现有的政府采购人员大多来自财政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法律、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招投标、谈判等相关技能,对政府采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适应能力差,影响了采购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益性。二、规范政府采购的对策和措施针对目前政府采购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切实搞好政府采购工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第2页共4页1、学习培训,“才、德”并举。政府采购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采购人员素质的高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