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内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现,已由过去有益补充成为当前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民营企业在诸多方面已走在了国内同行业的前列。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正在发展的民营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在企业管理中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文试从民营企业内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以粗浅探析。一、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由于其是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有的产出规模相对小、人员较少且一般身兼数职、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资金薄弱等因素,使得其管理缺乏内部控制的观念,或者是将内部控制制度视为一纸空谈,从而使内部控制成为民营企业管理工作的盲点。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保障。纵观当今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所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大致归纳如下:(一)人员素质低,对内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内部控制因素。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家族式管理,人员配置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专业对口、各司其职,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造成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譬如有的民营企业出纳会计一人兼,即管钱又管账,有的甚至还管物,严重违反了财务制度钱账分管的规定。而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亲属关系进会计队伍的人员,呆在民营企业的会计岗位上,这些人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法律意识淡薄,任人唯亲,使得内部控制难以正常开展。民营企业特点造成的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所难免。而长期以来无论是正规的会计学历教育还是会计继续教育,关于内部控制的内容都很浅显而不系统,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知识也十分缺乏。有些会计人员缺乏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些会计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由于忽视对新的业务知识及新颁布的会计法规的学习,出现账务处理违反新会计法规制度对核算的要求。例如有的民营企业会计档案无专人管理,出纳可以轻易取得以前年度会计资料,这即给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又为贪污挪用公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二)民营企业的股权投资结构和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管理缺乏内部约束性民营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集权现象严重。一些企业领导“家长式”作风日盛,独断专行,搞“一言堂”,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计划,没有长远打算。有些领导认为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办起事没以前那么方便了,花起钱没有以前那么顺手了,内部控制制度成了给自己设立的障碍物、绊脚石,自然就只做起了内部控制的表面文章。一些企业之所以内部管理混乱,就是因为一些领导破坏如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制度。而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一,缺乏对经营行为的有效监督,从而使得内部控制没有被摆在企业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三)在会计信息、资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监督失控1.会计信息资料造假现象严重。不少企业的会计报表未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不同程度地存在失真情况,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很大一部分企业及其领导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歪曲财务报表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做假账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民营企业账目不清、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以达到偷逃税金为目的。有些企业领导无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强制性,怀着侥幸心理指使会计做假账、报虚数,有的收入甚至不入账,私设小金库,最终以到达偷逃税款的目的。二是没有认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认为企业是自己的,只要钱物不流失就行,帐目是给别人看的,没有认识到准确的财务数据能够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三是企业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有的民营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会计根本没有会计资格证书,不具备起码的会计基础知识,难免账务处理不出现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2.资产管理不善,没有发挥资金效率。民营企业因内部控制制度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在资产管理上暴露出很多弊病:(1)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没有认识到资金的成本问题。有的民营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