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历书写质控管理持续改进措施一病历书写质控工作的重要性病历书写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部分。病历是病人接受医疗救治的客观记录,它反映医疗行为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客观性。病历质量监控是在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框架下,保证病案真实性、及时性和客观性,并保证医疗行为的可追溯性。(一)病历书写的意义反映患者病情及诊治情况,反映医院医疗质量、学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是医疗质量的文字表达,也是新一轮医院评价的要求。(二)病历书写的作用是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是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诊治疾病的基础资料,为科研提供极其宝贵的原始素材,为临床教学提供不可缺少的生动的教学材料,为医院管理提供医疗工作信息。是医保付费的凭据,是医疗纠纷不可替代的原始证据。1、病历书写面对的挑战:目前法律法规要求更趋严格、规范,患方强烈的维权意识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内涵质量的不足影响病历质量。2、病案质控工作要有新的认识高度:高质量的病历来源于高标准、严要求。书写完整而规范的病历,是培养临床医师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是提高临床医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医院要把病历书写质量的优劣作为考核临床医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客观检验标准之一。(三)病历书写质控的现状1、目前过分强调:书写病历时必须客观、及时、准确,注重自我保护,这就造成重视了形式而忽视了内涵,重视了签字而忽视了沟通,重视了终末而忽视了运行,从而造成核心制度的落实流于形式。2、病历质量有不同的认识:(1)病人眼中的病历质量(2)医生眼中的病历质量(3)医保眼中的病历质量(4)律师眼中的病历质量(5)质量管理者眼中的病历质量3、目前病历质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格式不规范(2)科室领导重视不够(3)病历质控人员不足、素质不一、水平不齐(4)培训方法单一(5)医务人员对病历书写规范掌握不够,理解不透(6)病历书写管理制度不能真正落实,造成检查效果不理想。(四)病历质控目标的转变: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1、保证医疗质量,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保障医疗流程顺畅,体现医患双方权益2、保证医疗行为可追溯性---医疗、教学、科研、预防3、提供医疗评价数据--质量评价、服务评价(五)病历书写质控理念的转变1、终末质控向环节质控转变2、事后控制向预先控制转变3、单一病历评价向类别/组病例评价转变(临床路径,DRGs)4、由书写、格式质量向内涵质量转变要求注重客观性、及时性、完整性、合法性,防止“木已成舟,为时已晚”(六)病历书写质控职能的转变1、从单纯质控向综合质控转变病历中存在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的错误:(1)及时性:未按规定时限完成(2)病历资料不完整(3)记录不规范:有医嘱无记录,记录不准确(4)知情同意书缺失或不规范2、病案质量不足原因分析(1)缺乏认识(2)病历书写能力不够(3)犯错误成本低(4)科室重视不够(5)质控措施不到位3、解决问题的质控关键点(1)重点监控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如重大手术较多科室、急诊科;医疗服务的链接部,如科室间会诊、跨科室的诊断治疗,低年资医师书写的病历等。(2)加大培训力度,针对不同科室、不同人群,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改进培训方式。(3)切实落实奖惩机制4、制定实施方案(1)检查标准化:病历表格形式统一规范,减少系统误差,检查标准统一,检查结果量化,具有可比性;(2)检查制度化:考核方式方法形成规范的制度,包括结果公示、奖惩措施、结果反馈、持续改进措施等;(3)将病历书写质量作为评价科室、个人医疗工作质量的指标。(4)实施和持续改进。二病历书写质控的流程管理(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三级病历质量管理体系。第一级:科室质控医师负责病历质量全面管理。第二级:科主任、护士长。第三级: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院长任主任,副院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各科室主任及职能科室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为质控办,由质控办人员具体负责三级病历质控。(二)明确各级质控组织的职能科室各质控小组对本科所有病历进行考核。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所有出科病历的质量审查签字。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质控办)负责对各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