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行道铺筑13。1一般规定13。1.1人行道应与相邻建(构)筑物接顺,不得反坡。13.1。2有特殊要求的人行道,应按设计要求及现场条件制定铺装方案及验收标准.13.2料石与预制砌块铺砌人行道面层13。2。1料石应表面平整、粗糙,色泽、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抗压强度不宜小于80MPa,且应符合表13。2.1—1的要求。表13.2.1—1石材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项目饱和抗压强度饱和抗折强度物理性能体积密度磨耗率(狄法尔法)吸水率孔隙率缺棱缺角外观质量色斑裂纹坑窝单位MPaMPag/cm3%%%个个个条-1不明显1允许值≥80≥9≥2。5<4<1<3注面积不超过5mm×10mm,每块板材面积不超过2mm×2mm,每块板材面积不超过15mm×15mm,每块板材长度不超过两端顺延至板边总长度的1/10(长度小于20mm不计)每块板粗面板材的正面出现坑窝注:表面纹理垂直于板边沿,不得有斜纹、乱纹现象,边沿直顺、四角整齐,不得有凹、凸不平现象。2料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2。1—2的规定。表13.2。1—2料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粗面材0-2+1-3±2±1细面材0-1.5±1±2±0.7长、宽(mm)厚(高)(mm)对角线(mm)平面度(mm)13.2。2水泥混凝土预制人行道砌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不宜低于30MPa。砌块应表面平整、粗糙、纹路清晰、棱角整齐,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等现象;彩色道砖应色彩均匀。预制人行道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2。2的规定。表13.2。2预制人行道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项目长度、宽度(mm)厚度(mm)厚度差①(mm)平面度(mm)正面粘皮及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mm)缺棱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mm)非贯穿裂纹长度最大投影尺寸(mm)允许偏差(mm)±2。0±3。0≤3。0≤2.0≤5≤10≤10贯穿裂纹(mm)分层色差、杂色注:①示同一砌块厚度差.不允许不允许不明显13.2.3料石、预制砌块宜由预制厂生产,并应提供强度、耐磨性能试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13.2.4预制人行道料石、砌块进场后,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3。2.5预制人行道料石、砌块铺装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有关规定。13.2。6盲道铺砌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遵守下列规定:1行进盲道砌块与提示盲道砌块不得混用。2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13。2。7路口处盲道应铺设为无障碍形式。13。3沥青混合料铺筑人行道面层13。3.1施工中应根据场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方式与压实机具。13。3。2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不得小于3cm,沥青石屑、沥青砂铺装层厚不得小于2cm。13。3。3压实度不得小于95%。表面应平整,无明显轮迹.13。3.4施工中尚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有关规定。13。4检验标准13。4。1料石铺砌人行道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路床与基层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检查数量:每100m查2点。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2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每1000m21组(6块),不足1000m2取1组。检验方法:查试验报告。3石材强度、外观尺寸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要求。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样检验.检验方法:查出厂检验报告及复检报告.4盲道铺砌应正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一般项目5铺砌应稳固、无翘动,表面平整、缝线直顺、缝宽均匀、灌缝饱满,无翘边、翘角、反坡、积水现象。6料石铺砌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4。1的规定。表13。4。1料石铺砌允许偏差项目平整度(mm)横坡井框与面层高差(mm)相邻块高差(mm)纵缝直顺(mm)≤2≤1020m40m11用钢尺量3点用20m线和钢尺量允许偏差≤3±0。3%且不反坡≤3检验频率范围20m20m每座点数111检验方法用3m直尺和塞尺量3点用水准仪测量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最大值≤1020m1﹢3缝宽(mm)20m1﹣213。4。2混凝土预制砌块铺砌人行道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路床与基层压实度应符合本规范第13.4.1条的规定。2混凝土预制砌块(含盲道砌块)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同一品种、规格、每检验批1组。检验方法:查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横缝直顺(mm)沿路宽用线和钢尺量用钢尺量3点3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