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偏瘫康复治疗的目的是()A恢复到发病前功能水平B恢复正常水平C完全恢复D使患者的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水平。2.紧张性迷路反射的特点是()A颈部转向,面向侧上、下肢伸肌占优势,对侧屈肌占优势,故CVD病人卧位时多偏向患侧。B仰卧位,上、下肢伸肌占优势;俯卧位,上、下肢屈肌占优势。C当上半身向右扭转时,右侧上肢屈肌占优势,左侧上肢伸肌占优势。故CVD病人卧位时上半身应转向健侧。D仰卧位,上、下肢屈肌占优势;俯卧位,上、下肢伸肌占优势。3.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介入原则是()A康复不宜过早,待进入恢复期后方可进行。B任何时候都应进行康复治疗。C康复介入应越早越好,但以病情稳定不再进展,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D以上均不对。4.软瘫期康复措施是()A床上体位摆放B体位变换预防压疮C被动活动关节D以上均是5.影响脑卒中预后的因素有:A高龄患者预后不良B认知障碍严重者预后差C运动持续不能者预后不良D以上均正确6.Brunnstrom3期的特点是()A出现共同运动,痉挛开始发生。B共同运动能随意进行,痉挛加强。C能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某些分离运动,痉挛减轻。D能脱离共同运动模式自由运动,痉挛轻微。7.Brunnstrom4期的特点是()A出现共同运动,痉挛开始发生。B共同运动能随意进行,痉挛加强。C能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某些分离运动,痉挛减轻。D能脱离共同运动模式自由运动,痉挛轻微。8.早期的起立床训练的作用有()A能预防直立性低血压。B通过患肢负重,获得直立的感觉刺激。C并通过反射机制诱发肌张力。D以上均是9.二级平衡(动态平衡)的特点是()A患者能于坐位时躯干向各方向不同摆动;B患者能无支撑坐在椅子上;C在受到外力时(如他人推动),患者能抵抗他人外力而保持平衡。D以上均不对10.穿脱衬衣的技巧是()A先穿健侧,先脱健侧。B先穿患侧,先脱健侧C先穿健侧,先脱患侧D先穿患侧,先脱患侧11.如果一位脊髓损伤的患者感觉平面腰2水平感觉开始减退,腰3水平以下感觉消失,那么该患者的感觉平面应定为()A腰1B腰2C腰3D胸1212.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中B级特点是()A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键肌肌力<3级B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键肌肌力≥3级C损伤水平以下,包括S4-5,有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DS4-5无感觉和运动功能13.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中C级特点是()A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键肌肌力<3级B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键肌肌力≥3级C损伤水平以下,包括S4-5,有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DS4-5无感觉和运动功能14.脊髓损伤的急性期治疗原则是()A防止废用综合征(制动综合征)B减少并发症C为后期的康复治疗创造条件D以上均对15.一般情况下,残余尿量少于()ml时即认为膀胱功能达到平衡,可停止导尿。A150mlB100mlC50mlD200ml16.脑卒中患者典型的肌痉挛模式表现为()A.上肢屈肌痉挛下肢屈肌痉挛B.上肢伸肌痉挛下肢屈肌痉挛C.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D.上肢伸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17.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措施不包括()A.正确的肢体摆放B.床上翻身C.关节被动活动D.转移训练18.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训练的内容不包括()A.关节保护和训练B.主动转移训练C.膀胱和直肠训练D.理疗和心理治疗19.神经源性膀胱潴留型障碍的治疗方法不包括()A.间隙性导尿B.促进膀胱收缩C.减低膀胱出口阻力D.增加膀胱出口阻力20.脊髓损伤患者异位骨化最常见的发生部位()A髋关节B膝关节C肩关节D肘关节21.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步行条件是()A患肢负重体重的2/3以上B上肢有足够的支撑力和控制能力,即脊髓损伤平面必须在胸或胸以下。C立位平衡在2级以上D能主动屈髋屈膝22.伤后2-3个月患者脊柱稳定性好良好,坐位训练已完成,可独立坐()分钟以上时,开始进行轮椅训练。A5分钟B20分C15分钟D30分钟23.腹股沟韧带中点是哪个平面的关键点()A.T10B.T11C.T12D.L1E.L224.脊髓休克结束的标志有()A损伤平面以下肌张力增高B球肛门反射出现C病理征阳性D以上都是25.以下不能减少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措施是()A.保持会阴部清洁B.卧位排尿C.间歇导尿D.鼓励病人多饮水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