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打算总体规划篇一:学校“薄弱学校改造打算”总体规划和年度施行打算农四师七十七团中学施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总体施行规划和年度施行打算工程法人:农四师七十七团填报日期:二0一二年一月四日农四师七十七团学校“薄弱学校改造打算”总体规划和年度施行打算一、团场概况农四师七十七团位于昭苏盆地中部偏北,北纬42°55′--43°17′,东径80°50′07″--80°57′08″,海拔1640—3678米,东与新疆昭苏军马场相邻,西接七十六团,南临特克斯河,北部西段以察尔套山与哈萨克斯坦为界,国境线长25.5公里,东段抵中天山克特敏山脊与察布查尔县接壤。地势北高南低。赛因山和阔克托别山横贯中部,把团场分成南北两片,南为农区,北为牧区,东西最长18公里,南北最长43公里,总面积384.89平方公里(折合58万亩)。团部距昭苏县城20公里,距伊宁市208公里。(一)团场经济和社会开展情况:2011年全年国内消费总值(现行价)19177万元,同比增长46.2%,其中第一产业9785万元,同比增长71.9%;第二产业4995万元,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4397万元,同比增长29.4%,团场职均收入2、3万元,团场人均1、7万元。团场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等作物,以牧业开展为辅,以开展羊、牛等多种畜牧业。全团共有14个基层单位。现全团人口7832人,主要由汉、哈、维、蒙等14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68%,其中哈萨克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3%。全团职工人数2928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800人,占职工总数的27.4%。2002年以后,国家施行了“二期义教”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立工程以及农村及农村寄宿制奖励工程,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团场的经济可持续开展,依法施行免费义务教育,为全面提升素养教育,从而到达科技扶贫,科教兴团,也为戍边富民,开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现代化农牧团场和谐稳定奠定了扎实的根底。(二)团场教育概况学校的根本情况:2007年9月团场已实现了民、汉合校,实行了一团一校。现有学校1所,在校学生820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551人,初中在校学生269人,民族学生484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59%,寄宿制学生203人。全校共有教学班21个,小学教学班15个,初中教学班6个,其中民族小学教学班4个,初中教学班3个。全校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老师70人。老师中,中级职称26人,具有本科学历有30人,大专学历43人。全团学校占地面积69906平方米,建筑面积7807平方米,其中应用于教学的校舍面积为4456平方米;硬化面积1200平方米,绿化面积5125平方米。校园中有教学楼2幢,学生宿舍楼3幢。校园进展了整体园林规划,学校拥有1个多媒体电教室、2个微机室、1个10台电脑的校园绿色网吧,图书室藏书8831册。二、学校规划规划情况:(一)人口变动预测及办学条件面临的咨询题规划规划2011年,团场总人口7832人,在校生854人,21个教学班,其中小学生588人,15个教学班,初中生266人,6个教学班。依照人口自然增长和团场开展及民、汉合校的情况,至2015年,按6年人口增3.8‰计算,全团总人口增加到7993人,在校生达922人,其中,小学660人,15个教学班,初中297人,6个教学班,2010至2011学校转出学生共计115,团场民族可生三胎、汉族可生二胎、迁移工程、引资工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指引下,按团场现行学生数(不含转出及流淌)预算,学生人口同比增长数详见下表:2010-2015年团中学人数增长情况一栏表至2015年学生增长缘故有三:其一、由于团场少数民族占全团总人数的37.68%,政策性同意少数民族生三胎,少数民族人口年年增高,外来打工者携子女到团场的人数越来越多,团场为进一步加强团场建立逐年吸纳外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特设岗位老师前来团场工作,团场干部职工的基数越来越大,在将来几年中,团场的在校生将逐年增加。其二、今年,国家对边境团场的优惠政策使得在一些弃农外出打工者都纷纷返回团场务农,学生自然增加。其三、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施行和国家“三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开展,内地迁入团场务农的也不断增加,其学生也随之增加。其四、团场的引资,在团场建工厂不断的引入外来务工人员。2.办学条件面临的咨询题规划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