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再生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法1、本路面基层所需水泥按图纸要求进行采购,各种材料先经试验室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按照规范要求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配合比的选择。2、施工准备2。1路基:路基的压实度及弯沉必须经验收合格,标高及平整度、横坡、纵断高程等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表面平整、坚实,无松散及软弱点。2。2测量放线:在检测合格的路基上精确定出路线中桩及边桩。中桩间隔为直线段20m、曲线段10m,在有效宽度外0.3-0。5m设指示桩,并在桩上标明松铺及压实边缘的设计高。2。3根据配合比设计及试验室提供的各种材料的干密度计算,根据计算得出水泥用量。2。4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首先应进行试验段的施工.在试验段的施工中检验配合比的合理性,同时确定机械组合、碾压遍数、最佳含水量、人员组织等技术参数,以便应用于以后的正常施工中.3、运输及布料3.1清理工作面:在冷再生稳定土施工之前,对工作面的表面清扫干净,保持工作面的整洁。3。2布水泥:在运到现场之前质检员必须对水泥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的水泥方可用于现场。水泥剂量在现场码方控制,根据水泥的摊铺厚度和灰土宽度控制水泥用量,水泥采用人工用推板刮匀。布水泥段落长度和冷再生铣刨机速度相适应,一般冷再生前60-80m,过长水泥将被风、或行车产生的气流刮走而造成损失。4、冷再生铣刨机铣刨和拌合4。1水泥撒布完毕即可进行混合料拌合,拌合采用冷再生铣刨机进行。拌合过程中冷再生铣刨机推动水车在原路面上行走。4。2冷再生机进行的速度应根据路面的损害程度进行调整,一般为4m/min—8m/min.4.3质检员在拌合机后随时检测拌合的均匀程度、拌合宽度、拌合深度、水泥剂量和含水量等。4.4施工中用钢钎刺入土中测量其深度,看深度是否合格。4.5若进行多刀施工时,应时刻注意搭接宽度,保证搭接宽度.4.6安排4-5人处理边线和清理混合料中的杂质以及每刀起始位置的余料,防止影响纵向和横向接缝、平整度和再生材料的密实性.4。7每段再生结束后,应检查铣刨刀架、刀头,发现损坏立即更换。5、碾压成型在初次碾压后,应立即用平地机刮平。初压根据”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先采用轻型压路机用1.5km/h的速度静压两遍。碾压时轮迹应重叠30—50cm。碾压过程中,试验员应检测压实度和含水量。然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前轮1/2轮宽,碾压速度为2。0km/h。同时采用轻型压路机在其后静压,静压二遍。碾压应保持边线轮迹整齐划一,并对土路肩一并碾压。严禁在未完成的施工面调头或刹车。6、接缝处的施工纵向接缝在纵向接缝上,根据已建再生层的完成时间,改变水泥稀浆或水的喷入量。纵向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慢行、重型车辆的轮迹。横向接缝应对形成的横向接缝认真处理,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停机现象;停机超过水泥处凝时间,再生机再次施工时,必须将整个再生机后退至再生过的路段1.5m的距离,并重新撒布水泥。7、养护宜采用覆盖(吸水土工布等)或洒水进行养生。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楚干净,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应封闭交通,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重车辆通行。8、检查验收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压实度、高程、宽度、厚度、强度等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压实度符合要求(重型击实标准),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要求,高程、厚度等要符合标准及设计要求。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特点.为此我单位设4000型沥青拌合站一套,另外多功能型摊铺机一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2台,胶轮压路机1台,三钢轮压路机1台。一)透层、封层、粘层施工工艺1、透层施工方法透层油应在半刚性基层养生结束,在沥青路面施工之前洒布。透层沥青使用PC—2馒裂乳化沥青,并严格控制乳化沥青质量,透层油的用量通过试洒确定,洒布量控制在0。8~1。2kg/m2,具体现场控制参数以试验段监理批准参数为准。透层乳化沥青必须使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施工.沥青洒布车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指南的相关技术要求.透层沥青应按以下顺序施工并符合下列要求:(1)浇洒透层沥青应首先选择试验段进行试洒,确认沥青洒布车行走速度、喷嘴型号、喷洒高度、喷雾工况适宜后方可正式施工。(2)透层沥青宜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