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审核检查表一、批产前产品开发(设计)1.1策划1.1是否已具有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图纸、标准、检验规范、技术供货条件、重要产品特性值、质量协议、法规等)1.1.2是否具有产品开发计划,并坚持目标值?(进度表、目标值确定与监控、同步工程小组等)1.1.3是否策划了落实产品开发的资源?(顾客要求、具有素质的人员、工程规划、模具/工装、试验/检验/实验室装置、CAD/CAM等)1.1.4是否了解/考虑到了对产品的要求?)(顾客要求、企业目标、设计开发过程、重要特性值、功能指标、材料等)1.1.5是否调查了以现有要求为依据的开发可行性?(设计、质量、过程装备能力、标准、企业目标、进度表等)1.1.6对于项目的进行是否已策划/已具有必要的人员与技术前提?(项目领导、项目策划小组/职责、模具/设备、试验/检验装置、CAD/CAM等)1.2落实1.2.1是否已做了设计FMEA,并确定了改进措施?(顾客要求/产品建议书、功能/安全/重要特性值、环保、试验结果)1.2.2设计FMEA是否在项目过程中补充更新,符合现状?并且已确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实(顾客要求、重要参数/特性值、功能/装车尺寸、材料、环保、运输等)1.2.3是否制订了质量管理计划?(从样车——小批量试装)1.2.4是否具有各阶段所要求的认可证明?)(产品试验:装车、功能、寿命、环境模拟)1.3.5是否已具有必要的能力?2过程开发2.1策划2.1.1是否具有对产品的要求?(产品的所有要求在策划工作中加以考虑)2.1.2是否已具有过程开发计划,并坚持了目标值?(顾客要求/成本/进度表:策划认可/采购认可、样件(样车)/试生产、批量生产起始)2.1.3是否已策划了实施批量生产的能力?(顾客要求,原材料的可提供性,具有素质的人员,缺勤时间/停机时间,设备,模具,检验设备,实验室设备)2.1.4是否了解并考虑了对生产过程的要求?(设备/模具/工装/检验器具的适合性,工作/检验岗位的布置、标识)2.1.5是否已计划/已具备项目开展所需的人员与技术的必要条件?(项目领导/策划小组职责,具有素质的人员,过程中的交流信息)2.1.6是否已做了过程P-FMEA,并确定了改进措施?(所有生产工序,包括配套厂)2.2落实2.2.1过程P-FMEA是否在项目过程中补充更新?已确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实?2.2.2是否制订了质量计划?(确定标识出特征值,制订检验流程计划,配置设备和装置,配备测量技术,在产品落实阶段中进行检验)!C*n!A)h6v(u2.2.3是否已具有各阶段所要求的认可/合格证明?(产品试验,批产前样件,首批样件,特性值,物流运输方案,模具等)2.2.4是否为了获得批量生产前认可而进行在批量生产条件下的试生产?2.2.5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是否具备且齐全?(过程参数,机器/模具/辅助器具,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控制图)2.2.6是否已具备所要求的批量生产能力?(顾客要求,原材料可提供性,具有素质的人员,单台设备产量,房屋,场地,设备,仓库)二、批量生产1供方/原材料1.1是否仅允许已认可的且具有质量能力的供方供货?(供方会谈,质量能力审核,实物质量评定,质量业绩评定)1.2是否确保供方所供产品质量达到供货协议要求(足够的检验可能性,内部/外部检验,质量保证协议,缺陷分析评定,能力证明)1.3是否评价供货实物质量?与要求有偏差时是否采取措施?(质量会谈纪要,改进计划的商定与跟踪,改进后零件的检验记录和测量记录,缺陷统计分析评定)1.4是否与供方就产品与过程的持续改进商定质量目标,并付诸落实?(工作小组,确定质量、价格及服务的定量目标)1.5对已批量的产品是否具有所要求的批量生产认可,并落实了所要求的改进措施?(首批样件报告,重要特性值的能力验证,可靠性分析评定,型式试验)1.6是否对顾客提供的产品执行了与顾客商定的方法?(服务,模具/工装/检具,包装,产品).1.7原材料库存(量)状况是否适合于生产要求?(顾客要求,看板/准时化生产,贮存成本,原材料出现瓶颈时的应急计划,先进先出)1.8原材料/内部剩余料是否有合适的进料和贮存方法?(包装,仓库管理系统,先进先出,环境要求,标识,隔离)1.9员工是否具有相应的岗位培训?(供方的选择、评价、鉴定,产品检验、测量和试验,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