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第三小学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方案县(区)负责人学校手机第三小学一、学校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1.学校概况与信息化教学环境条件学校现有44个教学班,2401名学生。校园占地面积2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96平方米,绿化面积6210平方米。近年来,国家、省、市、区、校先后投入14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运动场、师生食堂等,建成了微机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3间、电子备课室6间、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体育馆、视频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有6000多平方米的田径场,200米的环形跑道;有微机教室两间,计算机132台;图书室藏书2.7万册,电子图书3万余册。学校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接入百兆光纤服务师生学习、教学、办公生活,校园网络全覆盖,校园局域网和数据中心正在建设当中。教师教学办公电脑人手一台,教室教学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白板覆盖率90%,多媒体教室是在传统教室或电子白板、大屏幕电视)、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音响等多媒体设备而形成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现有云终端计算机教室2个,终端132个,主要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可以用于其它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语言听说训练、在线考试、教师培训、电子阅览室、学生课余时间上网等,满足学校正常教学需要为基本要求,学校配备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校园数字广播系统,及时传播校园资讯,丰富和传播校园文化;2019年装配创客教室一间。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条件一览表维度内容具体情况百兆光纤覆盖面积80%学校互联网情况网络条件WIFI覆盖情况学校多媒体(白板)教室23间硬件环境配备平板电脑等学生终端教室1间教师配备办公电脑比例计算机房3d打印机创客教室机器人教室教学平台阅卷平台软件平台教研平台办公平台其他90%2间共90台无无无湖北教育云平台和腾讯课堂7天网络阅卷和智慧网平台电子备课平台企业微信、qq及微信平台如:VR/AR/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无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1、学校硬件设施配备总体较好,部分班级装备比较先进的希沃白板一体机,但应用水平悬殊,部分教师年年龄结构偏大不愿意尝试信息技术教学手段2、学校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班级人数多教师缺,更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专业团队的支持,整体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均衡;3、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各种应用比较零散,不成系统,例如我们一直使用钉钉考勤功能,也有自己的微信qq平台,疫情期间也使用腾讯课堂等平台上课,但始终只是使用部分功能,缺乏深入开发,不成体系。4、校领导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各种检查多、杂事多、扶贫工作任务重,对教学有一定的冲击,对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不够,推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后劲不足。3.教育信息化与学校发展结合点1、构建“以校为本,立足岗位,边学边用”的以微能力课程学习为载体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路径;探索骨干引领、学科联动、教师选学、能力促进、整体提升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2、建立以学校发展目标为引|领的信息技术应用长效机制,完善各种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绩效考核办法,教师职称评定信息技术考核方案、学校各学科校本研修信息技术实施方案等形成完整体形成激励、使用、考核的信息技术应用评价体系。3、利用现有资源深挖其使用功能,例如利用钉钉形成学校考勤、会议、卫生、安全、文件发放等办公功能,学生自主管理和家校互通上也推广使用,广泛使用微信平台扩展功能,探索学校管理智能化,公开化。二、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目标1.组建“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引领”的研修共同体,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2.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出发,以观课议课、磨课及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促进教师“学、思、研、行”一体化。3.促进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信息技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学校管理团队成员名单、校本研修主题与对应微能力点,校级培训与各学科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学时,分阶段工作内容与进度安排等)(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