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日志26VIP免费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日志26_第1页
1/2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日志26_第2页
2/2
说实话,平时的教学时间里,很难有这样集中、完整的时间让我们学习、思考、研讨教学问题,虽然有点累,却觉得收获颇丰,专家的观点和做法不仅印证了我的许多实际操作或方向是正确的,也引发了对许多教学问题乃至教师人生的思考和探究,我想,这次历练,将大大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水平,将大大提升自己的教学和教师生活能力。比如今天听了程翔和闫存林两位特级教师关于选修课教学的讲座后,我总感觉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首先似乎缺少他们特有的但却又必须具有的自我意识。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解读文本已有的显性的而学生又自己能知道的东西,或者照搬教参更高一级则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上的东西,就是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其次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实行霸权主义做法,将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着自己转,一刻也不让他们脱离自己的视野,否则就会不安起来,我们这样做,意味着没有将学生看成一个人,看成一个可以和我们平等对话的人,更没有视他们是课堂的主人的意识,心里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将课文讲完,如何完成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似乎这个工作完成了,我们的工作也就完成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是重点中学也不例外。听了他们的讲座,我非常清晰地明白:我们还有更重要的工作抑或是任务,那就是多一点“研究”,多一点“读书”——这也是十二天来我们听得最多、感受最深的两个词语。比如研究,一线教师最应该收集、研究教学文本以及和教学文本相关的资料信息,注意整合归类,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一点是我们所有教师都能够做到的,只是我们往往还只停留在上网查找资料,而阅读相关书籍搞研究的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做到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恐怕需要有一个带动者和一个愿意合作学习的团队,这一点闫存林老师他们学校就做得很好,不仅领导支持,给经费,而且教师积极行动,像选修课,他们发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投入学习,以提升素养、提高能力为线索开发了许多精品课程,有的成果还正式出版了。至于读书,我多次谈及我所接触的众多大师如温儒敏先生、孙绍振先生、程郁缀先生,包括特级教师程翔先生、闫存林先生等等,他们不仅引导别人读书,自己也是读书的模范,试想想看,如果不是他们书读得多,他们能讲出我们熟悉的文本背后诸多不知道的精彩解读吗?他们能感悟出这么多富有哲理、思维严密的见解来吗?他们为什么是货真价实的专家?因为他们心中有折服他人的“干货”!其次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往往存在轻率现象,尤其是一些教师自己感悟不深的文本的处理,表现出不以为然或随意处置的倾向,没有考虑到文本本身的美、编辑者的意图,许多人恐怕不能理解或同意白居易那种直白的抒情方式,认为这样很虚假,殊不知古人一旦别离,要见一面都很困难,甚至是生离死别,那像现在,最不济发短信问候一声,到现在已发展到不仅可以QQ,还可以视频QQ呢!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时空感,哪还来别离感?于是往往就只是随意带读讲一遍了事,甚至忽略它,不讲读文本了。我们往往重视组织检查学生的背诵,却常常忽略组织检查学生的默写、抄写。程翔老师说得好,默写、抄写如果结合书法练习,抄写精美文段甚至全文,其产生的附加值将是令人吃惊的。为什么呢?你看,我们上课板书,其实对学生的直观影响也是很大的,好的板书,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模仿——我也有这样的体会,我的学生曾经也醉心学习我的硬笔,所以,现在有的学生讲起当年我的教学,似乎许多东西都记不住了,唯独写字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老师说写不好,其实有时可以让学生来写,他们也可以成为榜样的。对精美文段,有时还可以网上下载一些,供学生参考。课后,我们觉得,让学生买一本比较精美的本子来抄写是不错的做法,从高一开始,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知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书法,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类似的做法还有,比如鼓励学生,我们往往不经意会拿学生的不足做“靶子”,其实这也不应该,因为你拿优秀的学生作品来展示,本身就已经昭示了其他同学的失败——谁都不愿意自己是失败的,更不愿揭开失败的伤口流血。当然,有些问题我们还心存疑问,而且学生可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实在太少,即使少得可怜的时间,我们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日志2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