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用厘米教学内容:课本P3例2、例3练习一1、2、3。教学目标: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教法设计:引导演示法。学法设计:小组合作法。教具学具准备:尺子、图钉、纸条等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2、介绍认识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二、阅读质疑,自主体验。(出示预学案)1、阅读务任一完成例2自主阅读课本第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____________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____________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2、阅读任务二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讨论以下问题。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____________作单位。厘米可以用___________表示。_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3、阅读任务三完成课本第3页的例3。4、学生尝试测量。5、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的___________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6、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7、检查预习情况。三、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用厘米量)1、小组讨论自学中存在的问题,组内互帮活动。(教师随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2、班内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引导归纳测量的正确方法。量一个物体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四、知识应用、当堂检测1、完成课本第4页做一做。2、学习与评价第3页课后巩固第一题。五、畅谈收获,评价激励。作业布置练习一1、2板书设计:认识厘米用厘米量1、认识厘米。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测量物体长度从“0”开始。厘米可以用“cm”表示。2、认识、感受1厘米(1)食指的宽度约是1厘米。(2)直尺上的刻度0到1,1到2,2到3,……都是1厘米。3、用厘米量测量时,从直尺上的“0”开始,然后看另一端,得出所量物体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