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备课组2016年下学期第1单元第3节(课)第2课时连续号01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备课时间9月24日第4周主备人吴宗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花”在全文的作用;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爸爸是怎么教育“我”的;3、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深层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文中多次出现的“花”的形象,理清文章脉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以及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怀念。教学重点1、理解“花”在全文的作用;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爸爸是怎么教育“我”的;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深层含义。教学模式“四步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导入:1、故事导入;2、出示学习目标:①了解作家作品②解决文中的生字词;③理清文章脉络。二、自主学习:1、了解作家作品: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曾任記者、編辑、后从事文艺创作。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2、正音:鸡毛掸子肿胀咻咻叮嘱玉簪花骊歌花圃挪窝儿耻笑年级备课组2016年下学期三、合作探究:1、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是怎样引出的?2、划分层次:一、(1~31)毕业典礼前(1—12)回忆昨天去看爸爸的情景(13—29)回忆一年级爸爸逼我上学(30—31)回忆此事以后我的变化二、(32~53)毕业典礼开始(33—34)回忆爸爸喜欢花(35—37)毕业典礼进行(38—45)回忆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46—53)回忆爸爸鼓励我独自寄钱三、(54—68)毕业典礼后,爸爸去世四、拓展延伸:《城南旧事》描写了一个小姑娘长大的历程,小说的主人公英子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遭遇和挫折后,告别了动荡的童年。而当我们每一个人走到这一天时,都会产生一种复杂情感,既想成为一个大人,又不愿长大,你们有这种心情吗?说说看。第二课时一、导入。1、歌曲导入:上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听一小段歌曲,这首歌作者在文章36段有所提及,是毕业时同学们所唱。现在请大家细细聆听,体会其中的情感。(播放《送别》)歌曲用音乐的语言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离愁别绪,离别的惆怅和失去亲人的悲伤,人生的悲欢离合与失意怅惘尽在不言之中,而课文则是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本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林海音女士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起感受她的离愁别绪。2、出示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1、夹竹桃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引出了哪些故事?答:一共出现三次。①胸前的夹竹桃→爸爸生病住院→赖床被罚②石榴和夹竹桃没有上麻渣→爸爸爱花→汇款事件③夹竹桃垂下枝子→爸爸去世年级备课组2016年下学期2、找出文中爸爸教育“我”的话,并说说,在爸爸严厉的教育下,“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1)爸爸教育的话:①“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②“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③“你要管自己,更要管弟弟妹妹”④“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2)英子的变化:①早上赖床不起→最早等待校工开大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②胆小害怕→独自外出给日本的陈叔叔汇款;③天真无知→成为一个小大人(承担家庭的重任)三、合作探究1、为何英子明知爸爸病重,还坚持要求他去参加毕业典礼?答:作为孩子,英子迫切地希望能得到爸爸的肯定,所以当知道自己达到爸爸的要求后,她深切地希望爸爸能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见证自己的成功。2、爸爸去世了,作者为何如此镇定,如此安静?答:“是的,这里就数我最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她明白爸爸想要的不是自己的眼泪,而是希望自己能真正长大,能接过他身上的担子,扛起整个家,这句话表现了英子知道爸爸去世后的坚强态度。3、谈谈你对文末“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两句话的理解。答:“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既指爸爸种的花凋谢了,也象征着特别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爸爸的去世让英子品尝到人生的苦涩,成长为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