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材料2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材料XX县区毛堌堆镇第二初级中学:梁玉卿综合实践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从开始的学校无策、教师茫然的困惑徘徊期,到领导带头,共同学习的研究期,再到后来的朦朦胧胧、似懂非懂的实践初期,一路走来,探索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创出了一片光明的前景。今天借综合实践交流活动这个平台,结合我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交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一些体验和做法:一、树立主体意识,制定课题和子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第一步。学生所感兴趣的课题,要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刚开始开展活动时,很多老师不知如何选择课题,有的把课本上的内容搬来就用,有的上网随便寻找一个,比如选择过“绿色小卫士”、“交通工具的变迁”等,根据现成的方案进行开展,结果活动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些事物并不是孩子们所熟识,所感兴趣的。于是我校教师围绕学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制定的研究范围,从孩子们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科学知识入手,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出适合我们学生情况的课程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学生才会产生不断探究、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行动上才会更主动,在活动中才会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例如:研究《走进水果乐园》这一课题,水果孩子们几乎天天见,天天吃,对其有许多了解,更深入的研究它,学生就会觉得有物可寻、有话可说,而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发现水果的知识并非仅限于自己所知道的,更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如学校的月季花开了,就让他们走近花的世界,冬天来了,就让他们缝个沙包,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走近孩子们的生活。二、树立指导意识,保证活动有效顺利进行。第1页共4页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更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感受和收获。于是脑中便容易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学生的事,老师只做组织者就行。可真正开展活动时,却发现没有老师的指导,一切活动过程都是低效的,甚至无法得以开展。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应该具体的指导什么呢。首先,必要的讲解,让学生在一定认知基础上实践。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实践,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组织、协助、引导、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自主反思。但是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如向学生介绍一些活动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等。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也是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常接触的,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采访,参观,访问,设计问卷调查等,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在活动方式上给以指导。在开展《早餐的学问》这一活动中,我就事先向学生讲解了怎样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如何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如何保存,如何整理,可以查阅哪方面的书籍,怎样记录等,让学生在一定认知基础上进行实践。其次,加强小组活动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开展大都是以“小组活动”为形式,所以说小组活动的指导是完成一项任务的关键,那么该如何指导呢。首先是根据性格、性别、爱好等情况确定好人员的搭配,并选好一个具有威信的组长,创建团结上进的小集体。其次是每项活动,必须做好小组活动方案。做好小组活动方案是事情成功的关键,刚开始孩子并不会自己设计活动方案,这时老师应该给他们详尽的指导,如写活动方案时内容应详尽,但语言要精练;成员分工应明确,发挥各自的特长爱好。如:不善于言谈的同学可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而外向的同学可进行人际交往或调查采访这样的工作。撰写活动方案时,小组成员应相互尊重各自的意见或建议,对于自己不赞同的想法,不要用“我不同意”“这样不行”语气过硬的语言对待别人,建议可用“我不太认同你的想法”或“你看这样好不好”亲切委婉的第2页共4页话语,使气氛融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