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013-2014第二学期)VIP免费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013-2014第二学期)_第1页
1/2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013-2014第二学期)_第2页
2/2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唐晓萍设计理念:《七月的天山》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根据课文内容,在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探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的体现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原则和策略。加大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小班化教育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构建起多元化、生活化、体验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场景。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为小班化教学水平提高,学习作者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我们开展高效课堂以来,有力的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了七月天山的地方特色,突出了天山之夏的独具丰韵,展现了美丽、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天山。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遣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与赞美。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借助工具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4、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并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学习任务。1、揭示课题。2、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读,“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了解学习任务。二、根据提纲,自读自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完成以下任务: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相关句子。2、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积累优美语句。三、集体交流,理清游览顺序,理解文本。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3、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4、朗读第四自然段。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五、拓展训练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即景抒情。板书设计:七月的天山饮马溪边骑马穿林走马观花雪峰原始森林野花雪水溪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013-2014第二学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