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VIP免费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1/9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2/9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3/9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一、常用修辞1.夸张(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2)举例: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楼很高,但是并没有高到能够直接摘到星辰的地步,夸大了楼的高。与此相反的,还有夸小。②“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白面包子要在收割了麦子后才会有,现在提前说出来,属于超前夸张。2.比拟(1)定义:①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②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2)举例:①拟人: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只有人才能展笑脸②拟物: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只有动物才能翘尾巴3.比喻(1)定义: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③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④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2)举例:①明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本体是叶子,喻体是舞女的裙,喻词是'像”。②暗喻:这是花的海洋。--本体是花,喻体是海洋,喻词是“是”。③借喻: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本体是“资本家”,没有直接出现,喻体是“毒蛇猛兽”,没有喻词出现。④博喻: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本体是白丁香,喻体有多个,分别为“雪”、“玉”“浪花”。4.排比(1)定义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2)举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比(也是表现手法)(1)定义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2)举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3)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二、非常用修辞1.借代(1)定义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2)举例①部分代整体:“沉舟侧畔千帆过”--帆是船的一部分,代指船。②特征代本体:一群红领巾跑进了教室--“红领巾”借指“小学生”。③专名代泛称: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李公朴”借指“像李公朴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3)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2.对偶(1)定义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2)举例①正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②反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串对(流水对):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3)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3.象征(1)定义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2)举例草,虽然平凡、渺小,但却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草象征了坚韧不拔的精神4.互文(1)定义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2)举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十年归”“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在市集(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5.用典(引用)(1)定义引用典故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除了引用典故还有引用诗词、古文、歌曲等(2)举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用了项羽乌江自刎的典故,来表现对项羽慷慨殉难的豪杰之举的赞颂,暗含了对朝廷不思进取、偏安一隅的无奈通信。(3)作用使得表达更丰富、含蓄6.反问(1)定义又称反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