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一、氧化锌浸出工序1、预备工作:穿戴好防护用具,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如减速机、搅拌器、水泵、硫酸管、油管及阀门、引风机)。2、浸出操作:○1先往浸取桶内加铟尾水和红泥洗水(约1立方)至桶体积的2/3;○2启动搅拌,投入氧化锌,同时翻开油加热阀加温至70℃-80℃.○3当桶内料液PH在3-3.5时,停顿加氧化锌,让其反响。○4搅拌半小时,再测PH值,若到达4.5-5.0B't时,连续搅拌半小时,PH稳定不变调整料液浓度波美度45B't左右。○5启动输送泵将浸出液送中间桶。○6在反响过程中,假如PH值偏低,用氧化锌调整,假如PH值偏高,用铟尾水或硫酸调至所需PH值。○7酸化完毕后,料液体积以不漫槽为准。3.特殊提示:○1投料时,必需做到均投,久搅,勤检查的方法,仔细操作,不准澎料、跑料。○2下一罐检查必需切断电源,两人在场,并挂牌警示。○3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完成后,要清理现场,做到清洁卫生。二、压滤工序1、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如泵、管道、压滤机油压、滤布,拼装好滤板、滤布。2、确定浸取液合格后,启动水泵,翻开阀门,进展压滤,滤液自流进入氧化桶进展除杂。3、压滤困难即停泵,松开滤板,滤液送样化验(锌、铟)。4、硫酸锌滤液必需清明、无浑浊物。5、定期清洗滤板、滤布,发觉破损应马上更换,不得留待下班处理。6、发觉故障应准时排解或通知修理人员检修。7、做好操作记录,接好交接手续,保持工作场地洁净清洁。三、除杂(氧化、置换)工序一、氧化氧化除杂时,缓慢参加双氧水等氧化剂,同时进展加温至60℃-70℃。(如不好压滤,温度可升至80℃)。以除去铁、锰、砷等。双氧水参加后会产生新酸,必需用氧化锌或石灰水等进展中和至PH值4.5-5.0.经定性检查合格前方能压滤。二、定性检测硫酸锌溶液中的铁取5ml试液于25ml试管中,加2-4滴盐酸溶液(1:1),2-3滴双氧水(30%),6-7滴硫氰酸钾(50g/l)摇振30秒,假如溶液显红橙色,证明铁存在,反之无铁。三、置换(除镉、铜、镍等)1)料液温度掌握在50℃左右;2)取液样快速化验镉含量;3)依据料液含镉量参加2.5-3倍等量的金属锌粉(细粉用料液调成糊状,缓慢参加);4)用硫酸调PH4.5-5.0;5)反响5min,快速过滤,滤液排入另一除镉桶;6)掌握温度50℃,PH4.5;7)参加溶液含镉3倍锌粉;8)再次取样合格后,快速过滤。四、定性检查硫酸锌溶液中的镉取3-5ml试液于25ml试管中,加2滴浓硫酸,6滴碘化钾溶液(100g/l),4滴亚硫酸溶液(6%)摇匀。沿试管壁滴加15滴镉试剂(2.5%),使溶液与镉试剂溶液之间保持清楚的分界限。静置10分钟,在两种溶液交接处不消失白色沉淀则表示镉已除净,若消失白色沉淀,则证明有镉存在。1、留意事项:1)压滤前应检查桶底阀是否关闭,严禁串料;2)做好氧化桶、置换桶设备保养工作,定期清理桶内杂物,保持清洁卫生;3)每班使用的氧化剂、金属锌粉必需计量登记;4)生产后的废包装物应分类码放到指定位置;5)每班操作记录要清楚,交接手续要仔细。四、浓缩工序1、进料前应先将放料阀处于关闭状态,再检查减速机运转以及是否漏油,一切良好,才能进料浓缩。2、底料以掩盖蒸汽盘管为准,如泡沫过多应关小蒸汽压力,或参加少量食用油,以防止溢出跑料。3、当进料完毕后,翻开蒸汽阀门(或油阀)同时开动搅拌1小时,待浓度到达40B't时再重新启动搅拌。4、整个浓缩过程,补料要匀称,使桶内浓度逐步上升,当浓度到达52-54B't时,将浓缩液排入结晶桶五、结晶工序1、检查确认工序内各设备状况正常;2、启动搅拌机,翻开冷却水阀门;3、启动浓缩液给料泵,将结晶桶液位掌握在离上沿200mm处;4、开启轴流风机净化冷却;5、当结晶桶内温度降至28℃以下时,通知离心工序,启动离心机换水。6、留意事项:1)浓缩过程中每隔1小时取样检查浓缩状况,并登记;2)如发觉减速机漏油应准时处理,不得将机油进入浓缩桶内,并准时上报车间主管;3)工作过程中消失错误时必需向上级汇报,不得隐瞒;4)仔细做好操作记录,做好交接班记录。六、离心工序1、首先检查离心机是否完好;2、确认无误后,启动离心机;3、确认皮带输送机、流化床正常运行后,缓慢开启排料阀,掌握晶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