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英语试卷评讲模式关键词:试卷评讲评价三原则三过程三时段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下试卷评讲对学生评价的作用,提出了“三原则”、“三过程”、“三时段”的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注重互动的“三三三”的立体试卷评讲模式。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英语试卷评讲课质量对于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至关重要。教师通过试卷的评讲,不仅要让学生对阶段性的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在试卷评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怎样才能把试卷讲评课上好,上“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体现评价的意义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归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注重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三三三”试卷评讲法。“三原则”。⑴讲什么,由学生说了算。讲评内容由学生试卷中反馈的信息,学生的提问来决定,教师所讲必须是疑点和难点和焦点,否则评讲决不涉及,这样才能合乎学生的口味,使学生学有所得。⑵怎样讲,由老师说了算。教师在科学而充分地研究试卷及学生的基础上,决定试卷评讲的程序和方式。⑶讲多长时间,由试题的难度说了算。由学生表现说了算,试题评讲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该题的难度系数。对待较难的试题,要多化时间,直至学生豁然开朗。反之,难度系数小的题目,要少化时间,略加点拨。“三过程”。“三过程”是指:一、课前。教师在课前主要做准备工作。1.亲自做一遍。教师要改变盲目自信带着空白卷进教室或照抄参考答案的做法,不妨以学生的试卷考自己一下。这样做既便于教师熟悉试题考查的范围,体会试题的难易度,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本人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不一样是常有的事。这时,教师就应考虑这样几个问题:试题是否有多种做法?我是不是马虎造成了失误?所考查内容是否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2.统计错误频率。对于学生来说,试卷的价值在于发现错误,纠错过程也即提高成绩的过程。出错多的题目应是评讲的重点,所以教师有必要统计错误频率。统计出错频率时,教师统计的方法既可以由教师本人查数,也可以让学生举手记数。记录统计的结果要详尽并使人一目了然。如:⑴列表法。教师按题目顺序列好一张表,把统计的结果记到表里。⑵记号法。在试卷上出错题号旁打上不同数量的星号或叉号等符号。⑶统计图法。学生试题出错程度通过统计条形图或折线图能较好地反映出来。3.对错误原因、类型进行调查和反思。统计完学生的出错频率后,下一步就是查找每题错误的类型和根源。对于错误类型,教师翻翻学生的试卷不难归纳。教师要善于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心比心”地分析学生出错根源。有的学生的出错原因和教师所主观臆想的原因不相吻合,还需要教师的调查、访谈和交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学到宾语从句时,笔者班上学生做错的两题:⑴同义句转换:Wecan'tdecidewhereweshallmeet.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Wecan'tdecidetomeetwhere.教师主观臆想原因:学生不知道宾语从句的构成。学生实际出错原因:只熟悉decidetodosth.结构,而不知道decide后可接宾语从句。⑵动词形式填空:Mrs.Blacktoldmeshe_______(nottake)TomtoNewYorkthenextweek.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nottotake教师主观臆想原因:学生不知道宾语从句的构成。学生实际出错原因:混淆tellsb.(not)todosth.和tellsb.+(that)从句两种句型。以上两例,教师如果想当然地给学生大谈宾语从句,肯定没有效果;通过和学生沟通,挖出了根源,再给学生评讲,则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教师尤其要对由于自己的教学而导致学生产生的错误进行反思。如知识的遗漏使学生没有形成知识链;教的语法项目或词汇的用法不够深入,使学生掌握过于肤浅,而导致了错误;自己习惯给学生讲的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或许不够精彩和简要。对这类错误的出现,教师除了在评讲课上或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弥补,还有吸取教训,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4.采取评讲策略。如果说上面的几个步骤是“把脉”,下面就要“开药方”了。经过上面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学生的试卷上的出现问题已然胸中有数,但还要对评讲方式和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