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正比例教学设计《正比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2利用正比例解决一定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通过观察比拟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生活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教学设想:正比例关系是数学中比拟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正比例的过程,会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播放学生熟悉的《数青蛙》的儿歌。①学生说一说青蛙的只数与眼睛、腿之间的关系。②儿歌中哪些是相关联的量2、在实际的生活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很多的,例如总价和单价是两种关联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2、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不相关联的量〞吗?(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什么是相关联的两个量。并能举出实例)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活动一:〔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师: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你能想到什么?生: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下面分别是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情况。把标表填写完整。〔1〕边长/cm周长/cm21428312416边长/cm周长/cm14234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复:1/17①生a:正方形的周长随着边长的增大而增大;②生b:正方形的周长都是边长的4倍;……教师分析总结〔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的比值是一定的,像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它们的比值一定,那么,我们就说它们之间成正比例。这样的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y/x=k〔常数〕,其中x和y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k表示它们的比值。〕〔2〕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的变化情况又是怎么样呢?它们是成正比例关系吗?质疑: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表示正比例的关系式子想一想;构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须具有哪些条件?①学生独立思考②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分析总结成正比例量的特征a、两种相关联的量。b、一个量在增大,另一个量也在增大;b、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反思:〔使学生体会到虽然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也就是比值一定;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与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规律不同。〕三、稳固应用一辆汽车的速度为90千米/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把表填写完整。时间〔时〕1234567路程〔千米〕90180270360观察下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表中有时间和路程两种量,他们怎样变化?〔1〕表中有那两种连?他们是相关联的吗?〔2〕时间和路程两种量是如何变化的?时间是原来的几倍,路程也是原来的几倍;时间是原来的几分之一,路程也是原来的几分之一等。〔学生的只要表达合理教师都应鼓励,鼓励学生自己体会〕〔3〕你还有什么发现?〔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实践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即速度一定。〕2/17一些人买同样的苹果,购置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质量/千克109876543应付的钱数/元302724〔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两个相关联的量吗?〔2〕总价和数量是怎样变化的?〔数量扩大,总价随差扩大;数量缩小,总价也随差缩小。〕〔3〕你还有什么发现?相对应的总价和数量比的比值是一定的。〔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存在大量相互关联的量,并且存在着共同的特征,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四、牛刀小试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成不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置的数量和总价。〔2〕轮船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3〕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4〕小新跳的高度和他的身高。〔5〕每袋大米的重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