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县(市、区):学校名称:学段:负责人:联系电话:市直第一实验小学小学1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一、基本信息学校名称第一实验小学学校性质学校负责人信息公办姓名地址职务校长学段小学邮编职称高级邮箱联系电话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姓名年龄学历职务职称专业二、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规划规划愿景(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核心诉求,明确本校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期待和努力方向;明确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愿景一:教育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能力。愿景二:引进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教育系统内学校教学及管理引进大数据,区块链。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及学校管理水平。愿景三:实现智慧校园:教学,管理引进大数据,实现数字化校园。学校发展分析(基于学校现状,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列出问题并分析原因):(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分析我校现有教学班51个,学生5790人,专任教师335人。我校45岁以下教师210人,占比61%;教师达到本科学历比例为100%。可较熟练运用信2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近年来,我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方面投入,各项教育教学设备全面升级,教室一体机配备、录播室、微课教室,教师办公人手一机,网络宽带班班通、WiFi信号全覆盖等相继完成,正朝着教育现代化目标不断迈进。与此同时,我校也存在设备闲置、应用效率低、教师电脑老化、应用系统和资源平台不成体系等问题。学校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更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专业团队的支持,整体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均衡。随着我校教育改革与内涵发展的深化,课程改革的推进,个性化学习的倡导,给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强烈的需求机遇。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我校是示范校。近年,市政府、教育局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建立了大数据,区块链,对直属学校投入加大。这将为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与保障。通过对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分析,在提升工程2.0研修中,我校属于混合教学环境。(二)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对学校带来的发展机遇分析(SWOT分析)优势(S)1.学校信息化教学条件大幅改善。2.国家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应用。3.充分准备,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探讨,奠定推进基础。劣势(W)1.教师认识不到位,忽略提升工程。2.信息化环境设备更新缓慢。3.不同层次年龄教师认识利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水平不同。4.平台较多,资源重复。机会(O)1.我校归属市教育局主管,是示范校,校长高度重视。2.学校原有研修制度不适应当前形势,借助提升工程2.0改进原制度。3.借助能力提升工程2.0建设课堂新环境,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适应未来发展需要。3威胁(T)1.教学方式变化遭家长反对的风险;2.信息课程资源生成质量参差,无法有效推广的风险。三个阶段陈述,每个阶段要说明起止时间、行动策略等基础准备:通过了解提升工程2.0,参加培训,提高教师认识。能在课堂中熟练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全面实施:选拔一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课堂教学教师打造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通过提升工程2.0的各项培训整体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内涵提升:全体教师通过提升工程2.0相关学习和校本研修,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打造高效课堂。学校管理实现教育系统内学校教学及管理引进大数据,区块链。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及学校管理水平。基础准备:通过培训,全体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合理使用各种软件,获取教学资源。教师成长全面实施:通过提升工程2.0培训学习,能够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各环节中。内涵提升:通过磨课、赛课、评课等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学生发展通过提升工程2.0,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