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项目负反馈放大电路2021年10月27日(星期二第1、2节)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一、目的和要求(目的要明确,抓住重点,符合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1、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认识。2、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3、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二、实验原理(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图7-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1、闭环电压增益——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增益,即开环电压增益。1+AV*FV——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改善的程度。2、反馈系数3、输入电阻Rif=(1+AV*FV)RiRi——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4、输出电阻Ro——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Avo——基本放大器RL=∞时的电压增益三、实验内容、步骤、或流程(依据何种原理、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来实现其操作)1、测量静态工作点按图7-1连接实验电路,取VCC=+12V,Vi0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记入表7-1。2、测试基本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将实验电路图按图7-2改接开环状态,即把Rf断开后分别并在RF1和RL上,其它连线不动。1)测量中频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①以f=1KHz,VS约5mV正弦信号输入放大器,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Vo,在V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VS,Vi,VL,记入表7-2。②保持V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L(注意,Rf不要断开),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Vo,记入表7-2。2)测量通频带接上RL,保持1)中的VS不变,然后增加和减小输入信号的频率,找出上、下限频率fH和fL,记入表7-3。3、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将实验电路恢复为图7-1的负反馈放大电路。适当加大VS(约10mV),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负反馈放大器AVf、Rif和Rof,记入表7-2;测量fHf和fLf,记入表7-3。4、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1)实验电路改接成基本放大电路形式,在输入端加入f=1KHz的正弦信号,输出端接示波器,逐渐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使输出波形开始出现失真,记下此时的波形和输出电压的幅度。2)再将实验电路改接成负反馈放大电路形式,增大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电压幅度的大小与1)相同,比较有负反馈时,输出波形的变化。输入端接入f=1KHz,VS=6mV的正弦信号四、实验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实验结果和得到的有关数据,可以插入图、表、关键程序代码等)五、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出有效的实验结论)1、将基本放大电路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实测值和理论估算值列表进行比较。2、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电压串联负反馈能够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展宽频带,改善了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但是与此同时电压增益也相应地减小。六、实验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及原因分析、实验体会和收获等)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电压串联负反馈能够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展宽频带,改善了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但是与此同时电压增益也相应地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