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偏瘫的康复护理中文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各50例。比较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肢体功能以及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ADL评分、精神状态评分、身体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价值更高,可有效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依从性,具有推广价值。关键词脑出血;偏瘫;综合康复护理;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文献综述脑出血是脑卒中的一种,即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随着我国出生率持续走低,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不断增加,这就使得我国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渐攀升的状态,成为了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国外研究报道【2】,脑部是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控制区域,脑出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的特点,会造成神经支配身体的有关部位功能出现变化,像是肢体偏瘫,这会为患者正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偏瘫患者通常会因为自身身体形象的改变,肢体功能出现障碍等因素,非常容易出现悲伤、抑郁、孤独以及绝望的心理【3】。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主要是针对患者大脑由于脑出血所造成的大脑局灶性损害进行治疗,而对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康复指导有所忽视。很大一部分患者在经过抢救后,常常会因为没有接触到正确、科学的康复护理指导,而严重影响到患者日后的肢体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4】。偏瘫作为脑出血最为典型的后遗症之一,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行动功能受到限制,长此以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对家庭和谐带来了负面影响【5】,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不仅要改善偏瘫患者行动功能,还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护理模式,对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肢体功能以及依从性等指标。本研究解决了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比较差,不配合治疗等问题,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其护理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减轻负面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现阐述如下。论文正文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1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各50例。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8:22;最小60岁,最大82岁,中位数70岁;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和其他基础疾病的人数比为20:15:10:5;最短病程1年,最长8年,平均病程为(3.17±0.24)年。研究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7:23;最小59岁,最大83岁,中位数71岁;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和其他基础疾病的人数比为20:15:10:5;最短病程2年,最长7年,平均病程为(3.28±0.25)年。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符合比较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以及家属知情实验内容。②临床资料与一般资料完整。③经MRI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排除标准:①无沟通能力。②重要器官功能损害。③颅脑损伤合并出血。④脑梗死患者。⑤依从性差。1.2方法1.2.1参照组本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定时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予以早期康复训练,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予以病房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恢复环境。1.2.2研究组本组患者予以综合康复护理:1.心理干预。大部分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会产生无用、悲观、自责、焦虑等不良情绪,表现为对护理工作的不配合,同时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