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1.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细菌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D.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2.用14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CO2可以证明()A.光反应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B.暗(碳)反应不需要光C.CO2被还原成葡萄糖D.光合作用中能量转移的过程3.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氮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氮元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磷元素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合成C.氧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水D.碳元素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光合作用中碳元素从CO2开始直接经C5形成糖类4.下图表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O来自CO2和H2O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贮存于ATP中D.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成熟干燥后,细胞呼吸速率下降B.CO2的固定可发生在黑藻叶绿体的基质中C.施有机肥能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D.叶绿素a、b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是相同的6.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Ⅰ、Ⅰ、Ⅰ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Ⅰ、Ⅰ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7.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8.(多选)如图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代表光下植物干物质积累量B.m的大小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有关C.n点之后植物吸收CO2的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D.若植物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m的自然环境中,植物仍能正常生长9.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绿素的提取需要加入层析液作为提取液B.过滤时应使用单层尼龙布,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C.分离色素时应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D.选材不同,四条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不同10.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B.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D点温度高,植物呼吸作用强C.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强度相等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最多11.如果将一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物质中能含18O的有几项()①周围空气的O2②周围空气的CO2③周围空气的水分子④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12.下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B.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C.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13.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1)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反应吸收的____________,在暗反应中,RuBP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