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语“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作业优化设计案例一、案例背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与很多一线教师一样注意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也知道要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一再地在教学计划中列出“优化作业设计”之类的教学措施,但事与愿违,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业设计总是在不经意间被忽略;很多备课本上的英语作业都只是简单的罗列:1、copynewwords2、recitethedialogue3、finishoffHomeworkNo.24、…;即便是在规格较高的市级公开课也鲜少看到优质的作业设计,那些非常优秀的开课教师对作业布置也往往是一言带过;而对学生而言,做作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作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学生的一种精神负担。可以说,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已然成为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所以,我想非常有必要进行英语作业设计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能愉快地完成作业。二、案例描述春节长假的前一天,我为九(1)班和九(3)班布置作业;我刚接班的这两个班级英语底子非常差,学生厌学情绪第1页共6页也很严重,所以,怎么也得趁长假的时间让学生好好“补补”,该复习的复习、该整理的整理、该背的背、该抄的抄,要把这些个作业讲清楚确实要花些时间。九(1)班的作业设计:九(3)班的作业设计:长假后的第一天,我看到了两个班上交的作业:九(1)班书面抄写作业上交率仅为80%,而且上交作业字迹潦草、丢三落四,明显是应付式的;作文完成率更低,有50%学生几乎只是抄写了课文以滥竽充数;九(3)班书面作业上交率96%,词汇接龙接的最多的一个学生一口气写了219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也写出了50多个;作文方面,学生非常详细地进行了描述,有几篇作文还相当出彩。至于口头作业方面,没什么很直接的对比,但九(3)班有5位家长打电话来说他们的孩子回家居然读英语课本了,而且还让他们“洗耳恭听”!虽然他们听不怎么懂,但是他们很高兴!三、案例分析当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走出过去“灌输式”的传统教学形式,而作业还停留在“一背、二抄、三练习”的时代,学生依然只是“复印机二如我的第一份作业设计,它只是机械重复的训练,只注重了作业程式化和规范化,重量而不重第2页共6页质,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这事实上是非常危险的事,久而久之必然会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反之,第二份作业设计明显优于第一份作业设计,有趣味、更创新,也有实践应用,所以学生才会认真地去完成。事实证明:强扭的瓜不甜;只有“顺藤摸瓜”,才能享受瓜的甜蜜!反复反思,我想作业至少应该有三项功能:1、巩固知识,强化记忆;2、延伸课堂,激发兴趣;3、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我们现在的作业设计实际上步入了一个误区:过分强调作业的第一个功能,而忽略了其他两个功能。所以,作业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成了让学生很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事。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去完成作业呢?(一)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惰性。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作业设计时间以精心设计作业;同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厚积薄发,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有意识地进行英语家庭作业改革实验,使之真正成为检查教与学的一种良好手段;否则,当教师以应付性的态度去布置作业,学生也必然会以应付性的态度去布完成作业。(二)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如枯燥的词汇抄写可以改为词汇接龙比赛,不但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高,而且第3页共6页还能使学生的词汇量滚雪球式的累积,在不断的循环使用中得以巩固;还有一些句型的巩固,完全不必靠机械性的抄写或造句,如教学therebe句型之后,可以让学生画一幅图画或拍摄一张照片,再进行内容介绍;到了教therebe句型的过去时态时,我就让学生翻译那个著名的童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学生都说这个作业好玩!(三)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由于所处的语言环境,学生很少有机会用英语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更应该将源自生活的真实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更生活化的作业。生活化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思维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