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阅读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VIP免费

阅读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_第1页
1/3
阅读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_第2页
2/3
阅读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_第3页
3/3
阅读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一、课例述评:语文味的缺失这是一节观摩课,上课伊始,检查预习,落实字词。接着,让学生谈阅读文章的思考与收获,从揣摩描写鸽子的词句到品味作者的思绪,按照鸽子——故乡——阳台的阅读逻辑推进教学环节,从叙述到议论,最后归结到开头“明天要封阳台”与结尾“明天先不封阳台”之变化的含义,从而顺利完成了文本意义的深度解读。布置课外作业为一个关于学习叙议结合写法的小练笔。在评课环节,来自上海的特级教师李海林首先回顾了课堂教学现场,审视这节课主要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是检查预习,了解学生整体阅读的收获,师生交流不太完整但很有必要。第二个环节是讨论鸽子,让学生抓住鸽子的眼神这个细节挖掘出大自然对人类的依恋和友好的深层主题。第三个环节是从冯至的小诗开始,抓住关键词“故乡”,强调人类对大自然的依恋和向往。第四个环节是分析阳台,抓住人与自然关系的四个“不再”让学生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的隔离与冲突,从而传达出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与忧虑的主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合理的关系应该是“阳台”的关系。这四个教学环节在教什么呢?——环保理念,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李海林老师带着大家回到教学现场,分析出这节课实际上是在教一个哲学命题给学生,是在开展环保教育的结论,感觉失去了“语文味”。他认为语文课不是把课文的思想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应该把如何获得思想内容的方法与途径教给学生。课堂教学最后,教者要求学生写一篇叙议结合的文章,如果教学中就教学生找哪些是叙、哪些是议、哪些是叙议结合,叙议结合的散文如何读、如何写的内容是不是效果会更好。观照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李老师发出“现实的语文是迷离的语文”的感慨。二、现实语文:教学内容的迷离现实的语文在不同的学段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节小学的说明文阅读课,课堂容量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几乎都可以落实,从说明顺序,到说明方法,再到说明语言,目标达成的也不错。但经过反复比较,就会觉得这样的课似乎与初中说明文阅读课,甚至是高中阅读课的教学内容没什么太大的不同。这就给语文教师带来了迷惑: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教或学什么呢?七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试着给过答案:“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找,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以此为依据,他提出“依我们的信念,国文科与别的学科性质不同,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之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到目前为止,语文学科始终未能开发出一套知识点具体、逻辑关系明晰、学段分工清楚的学科教学内容序列(或者说人们开发的知识序列没有得到社会认可,没有被教育序列所接受),以致长期以来,作为教材层面的语文学习材料,一直保持着其原始形态——以“选文”为基本施教单元,一篇“选文”往往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是语文学习的好材料。教学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但语文教材上的是一篇篇选文,而选文是一个“全息”概念,语文教学的内容隐藏在选文里,而每篇选文又有许多层内涵,有许多是非语文的。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材料其学科知识不够具体明晰,往往很难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所以高明的语文教师首先不是高明在教学技巧上,而是高明在选择课文的哪一层面来作为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难道就是“环保理念”或者“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吗?很显然不是。这正如李海林老师在点评中说到,语文教学就是学语文,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语文接触。学语文可以肯定不是学选文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不是语文的当然内涵。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让学生与语文接触,而是与“主题思想”或其他问题接触去了。其实当初设计“主题教学”的人,其出发点,也是通过主题思想的究问,迫使学生与语文接触。现在许多教师,不考虑学生是否与语文接触了,却一门心思钻进“主题思想”的洞里,钻不出来了。“这一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在它里面,它对我们语文教学,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阅读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