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生的启蒙者,人的行为的诱导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对下一代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有识之士都及为重视对教师的职业德教育,古人曾把师德作为正本清源、纯正社会风气的重大措施,提出“唯师道立而善人多”。孔子在告诫他的弟子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育中是有极其重要的示范力量的。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十分重视自身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师德修养需要外力的强制。教师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每时每地都在“进攻”着我们。如果能够甘于淡泊,严于律己,自觉抵御“诱惑”,那是高尚,应该弘扬。但是许多人是把教师当做一种谋生的职业而不是可以为此而献身的事业来追求的。师德修养需要一定的外力加以规范和约束。由于师德优劣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很少会产生对等的外显的效果,因此学校对师德的考核往往平等化——都合格。学校对教师师德方面的考核应当改革,应该经常化、动态化,考核的标准可操作性要强。社会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应该注重实际效果。把标准提的很高,很少有人能够全部做到,那只能是大家一起唱高调,很少落实在行动中。就像一种游戏规则一样,大家都没水平遵守就等同于没有规则,强制也会失去效力。加强师德修养不单单是教师本身的事。不是为当老师的开脱、逃避责任。师德是社会公德的“子道德”,如果离开整个社会公德水平,离开教师权利语境谈师德是奢侈的,只有站在权利基础之上的师德,才能真正发出人性闪亮的光辉。毕竟,让教师们成为真正具有民主与权利意识的现代公民,师德的制度文本才能获得真正需要的激励效应,才能让教师自觉自愿奉献爱心,尽职尽责。学生才可能真正从他们身上获得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教师应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这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人的品格的提高与才智的增长都离不开学习,学习,首先是要学习政治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学习先进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同时,还要学习教育理论,要学习专业知识。其次,学习还要向社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习一切教书育人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把道德规范要求转变为实际活动,从而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不是现成的,也不可能在一个早上或者一年半载中形成,而是在长年的道德实践中逐渐磨练养成的。因此,我们应该以谭千秋这样的教师英雄为楷模,在自我修养中重视反思,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通过反思,发现长处,看到不足,扬长避短,不断进步,使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自我修养中不断形成、深化、完善,塑造“新的自我”。当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违背师德要求,即使没有别人的指责的和舆论的压力,也能从良心上受到“指责”,纠正过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为了人们教师这一光荣称谓;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了千万个可爱的儿童。我们的付出是有价值的!让孩子在爱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是我们做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