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一、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一)教师的职业压力教师的职业压力是由于工作方面原因而导致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包括紧张、失望、焦虑、愤怒、压抑等。教育是职业压力的高发行业,教师是职业压力的高发人群,教师压力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个体因长期未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挫折,处理各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的状态。(二)职业倦怠有六个较为明显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生理枯竭。主要表现为,感觉身体能量被耗尽了,总是精力不充沛,极度疲劳和虚弱,经常生病。第二个特征是才智枯竭。它会让人有一种空虚感,一种被掏空的感觉,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工作的需要。第三个特征是情绪衰竭。工作热情完全消失、情绪烦躁、容易发脾气、容易迁怒于人、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第四个特征是价值衰落。表现为个人的成就感下降,自我评价也在降低,觉得自己做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导致工作积极性的一再降低形成恶性循环。第五个特征是去人性化。去人性化直接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的消极、否定、猜忌和不信任。这种态度既有对同事的也有对家人的。第六个特征是攻击行为。攻击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打骂无辜人的情况;另外一种攻击是指向自身,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在极端倦怠的情况下出现自杀。(三)职业倦怠的三个不同成分Maslach(马勒诗)将职业倦怠分解为三个不同成分的综合症: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EE)是指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EmotionResources)都已经耗尽,感觉工作特别累,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在工作中会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玩世不恭或者去人性化,性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DP)是指个体会刻意与工作以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像以前那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个人照顾或服务对象的一种无感情、非个人反应。成就感低落(reducedsenseofaccomplishment)是指个体会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或者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贡献,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四)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感群体。很多教师经常感到工作不能发挥个人所长,情绪低落,有心无力,进而产生失落感挫败感,产生职业倦怠。教师经常感受到情绪衰竭状态,觉察到自己不能像在事业早期那样给学生许多帮助,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有的老师甚至不想去上班,不想迈入学校的大门,一走进去就头痛,对工作是应付,对上课没有兴趣,交差了事,对生活和工作冷漠悲观,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处于人格解体状态的教师表现出对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一种消极、冷嘲热讽和漠不关心的行为态度。对学生持否定态度,尽可能疏远学生,拒绝接纳学生,蔑视,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下滑,得过且过。低成就感的教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感到自己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和履行学校的职责,不再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降低了工作中的效能感,强化了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二、教师职业倦怠原因一二三四教师特定的职业特点压力学校管理体制下的工作竞争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态度原因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一坚持正确的职业理想“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有人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二调整保持自我积极心态有的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就充满了情趣,就充满了自信,就有一种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的感觉,放假的时候,就盼望上讲台;有的教师习惯了盼望工作之外的乐趣,一谈到工作就成了苦得不能够再苦的苦差事。其实这只是心态的问题,而不是别的什么。三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