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学诗歌鉴赏的解题通法[“”古代诗歌三步赏析法模板示范]第一步:看标题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1.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2.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的情感;3.作品的感情基调;4.诗歌的主要内容;5.诗歌的题材;6.暗示的表现手法。第二步:看作者、注释看作者,了解思想情感、写作风格;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注释的内容有:1.提供写作的背景,暗示主旨情感;2.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3.注解典故;4.“”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第三步:看正文1.理清诗歌结构诗词“”“”“”“”古代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起用于扣题;承对诗意申述;转用于拓展诗境;合收束主题,卒章显志。2.抓住关键词句,定位诗歌的情感基调(1)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2)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果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情感往往既快又准。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3.把握诗歌六要素通过读诗,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明白诗中借助怎样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事理,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示例][“古代诗歌”三步赏析法模板应用](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诗人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诗人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诗人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