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鉴赏诗歌语言角度1__炼__字明常识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别,提高鉴赏炼字的能力。词类解说动词动词的提炼是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如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出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形容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描写茫茫沙漠“,”大字状其景观;烽火燃起“,”“”孤字状其醒目;长状其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数量词“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里二字正表现了这些。诗人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听、来看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二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听实见,心理的耳目虚听虚见,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叠音词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时时恰恰为叠“”字。时时表明不是偶尔一见,“”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啼鸣的婉转清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拟声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渲染表现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颜色的词情。欣赏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情色彩。如姜虁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歌女青楼与如今的荠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眼前的荒凉。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更增加青山故国之情含有修辞手法的词“”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定考向常见的设问方式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4.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5.某句中的某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6.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熟技巧1.鉴赏方法(1)“”看字词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特别要注重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咀嚼。在鉴字赏词中要学会结合语境去揣摩词语的生动形象、凝练传神,进而体会词语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达效果。(2)“”看字词是否表情。所谓表情就是要分析词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语言既注重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更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3)“”看字词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4)“”看字词是否显性。所谓显性就是词语能凸显的人物的性格特征。2.答题步骤(1)鉴赏炼字型(2)鉴赏诗眼型第一步:指出该字(该词)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第二步: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字(该词)写了哪些内容。第三步:分析该字(该词)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野水孤舟梁栋[注]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注】梁栋,咸淳四年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杭州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颈联中的空和坐见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尝试解答]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