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节 考点4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VIP免费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节 考点4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1页
1/21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节 考点4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2页
2/21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节 考点4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3页
3/21
考点4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角度1__表达方式明常识1.常见描写技巧(1)动静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动态的描写,也有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析】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流连忘返的心情。(2)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例】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析】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3)侧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例】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析】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二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4)白描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画面。【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析】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5)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析】最后一句是细节描写。诗人等着朋友如约前来,已经过了夜半了。百无聊赖之际,便自娱自乐“”“”,一个敲,一个落,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看似悠闲,实则因久等不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2.常见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诗人在诗歌中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坦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一种文章笔法。又叫直抒胸臆。【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析】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2)间接抒情诗人借写景或史实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①借景抒情【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析】借碧蓝的天空和茫茫的江水,抒发了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情谊。②寓情于景、融情于景【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析】写景中融入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③借物咏怀、托物言志、托物寓理【例】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析】托物言志,借蝉声远传,不需要凭借某种外物自能声名远播的特点,表达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自信的人生态度。④借典抒情【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析】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定考向常见的设问方式1.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某诗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3.“”“”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词)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4.诗(词)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试作简要分析。熟技巧1.鉴赏方法(1)抓诗词中有无情语,准确判断抒情手法。如诗中有呼告的句子,有表现人物心情的句子,则为直抒胸臆;如没有情语,则可能为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2)从写景句本身的特点看采用的手法。首先分析写景句本身的特点,着重从声音、色彩、动作、角度等方面入手。其次要辨析写景句所描写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最后要辨析写景句与全篇的意境、氛围和人物思想情感的关联。(3)把握情与景的关系,要辨析眼前景与内心情的色彩是否一致,要判断景语与情语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情与景中,情占首位。2.答题步骤步骤一:明方式,指出诗歌所运用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特点;步骤二: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步骤三: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韩汝度还关中①[明]何景明华岳云台万里情②,高秋落日眺秦城。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注】①韩汝度:作者友人。正德九年,因上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节 考点4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