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板块语言基础知识运用60个易误成语识记1.万人空巷【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地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误用】常被误解为街巷空无一人之意。2.登堂入室“”【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误用】常被误解为进入屋子。3.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伟大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误用】常被误解为赶不上。4.目无全牛【解释】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误用】常被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5.七月流火【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误用】常被误解为七月骄阳似火。6.罪不容诛【解释】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社会危害性极大,罪不容诛。“”【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7.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误用】常被误用来替代首先。8.危言危行【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误用】常被误解为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9.不刊之论【解释】刊,古代指削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示例】这些经典著作,内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你应该好好阅读。“”【误用】常被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10.明日黄花【解释】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示例】如果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当它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误用】常被误写作昨日黄花。11.无所不为【解释】没有不干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做。【示例】他依仗官高权大,目中无人,无所不为。“”【误用】常被误解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12.炙手可热【解释】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示例】在刘志军炙手可热的时候,一些问题大家都不敢开口。“”【误用】常被误解为某样事物很红或很抢手,非常流行、受追捧。13.差强人意【解释】差,程度副词,勉强。大体上使人满意。【示例】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误用】经常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14.不足为训【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示例】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的行为,这些不足为训。“”【误用】常被误解为不足以成为教训。15.文不加点【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示例】他才思敏捷,看到约稿邀请,一挥而就,文不加点。“”【误用】常被误解为写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标点。16.不学无术“”“”【解释】没有学问,没有能力。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示例】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别人不学习,游手好闲。17.不以为然【解释】然,正确。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示例】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误用】常被误用为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无所谓。18.耳提面命【解释】褒义词,不仅当面告诉他,而且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恳切地教导。【示例】母亲的耳提面命,我时刻不敢忘。【误用】常被误用为贬义词。19.穷形尽相【解释】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也用来表示丑态毕露。【示例】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