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浅谈对生命化教育理念的认识哈尔滨市第六十四中学刘爽生命化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启发———谈专业成长中的收获64中刘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崭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这期间有数不清的碰壁与失败,在反复的实践中也愈加加强了自己的反思能力,通过观察、实践、反思、总结,生命化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主宰我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任何一种质疑会对成全生命的教育思想发问,因而秉持着这样一种人文的教育理念,我的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有生机,越来越丰富,能够给师生带来多元的发展并取得成效。我将坚定的沿着生命化教育的路线走下去。对于生命化教学理念,几年的实践与思考中,我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我不断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促进自身不断的反复探索,我对这一教育思想的体会也愈加深刻,这是一种彼此成全的艺术手段,是建立在平等、赏识基础上的人文的相处方式,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们收获着比教书更加崇高的价值,探寻着温和又清新的不断超越的生命境界。是师生都在教,师生都在学的共赢的智慧课堂。闻一多先生如此阐述生命: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赐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可见,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对于一节课来说,它也是有生命的,而课堂的驾驭者教师自然就成了主宰课堂生命的人,我们的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学态度,决定着这40分钟里学生们的生命质量与生命色调,我们有责任还原学生们的多彩人生,生命化教育理念就是充分尊重与理解学生,对每个人都充满善意,创造条件成全每个生命价值,这种教育认识鼓励我不断思索、实践,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感生命化教育对我的成全与激励,如同茫茫夜色中,迷茫徘徊后终于确定了明确的方向一样,豁然开朗,这一理念促使我有了许多变化。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体验,富有生气的教学境界,我们要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观念来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将生命化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几年来我努力探索新的方案与收获,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多调动多付出,课堂教学会提高效率。一、注意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要尽量创造条件构建一种不同于社会生活的课堂生活。学生和老师各自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与体验都是不同的,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营造情境,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敏感于周围的教学资源,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利用、重组和构建,重视对学生资源的挖掘。调动学生的原有生活体验,有意的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融为一体,达到每个孩子都处在一种亲身经历的状态,新知识要与学生原来知识相结合,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知识,进而唤醒学生潜意识中的生命感知,而这样达成的目标是自主发展而自然实现的,并非老师生硬的教出来的。这样的情境教学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于没有这样感受的学生来说也是感染与调动。很多课文都是能够找到激发学生交流感受的启发点的,例如《小狗包弟》中对于与小狗生活在一起的美好感受的抒发,进而体会到后来作者送走小狗的难舍与自责,《项脊轩志》里一个书屋见证几代人浓浓亲情的辛酸与幸福的感受,进而体会到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真挚并能体谅到作者的深厚情谊,不光是课文中的某一处情节,任何文本、任何问题,只要学生有感慨,有发表想法的欲望,就不要轻易放弃,给孩子们交流、表达的机会,不是所有的感受都要建立在真切体验的基础上的,互相倾听与尊重也是对彼此的成全与学习,让孩子们的内心变得丰盈,情感变得厚重有力,变得越来越能够体会多种复杂的情感,更愿意倾听别人的建议和感受,希望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二、积极打造对话课堂这是生命化课堂教学实现的重要方法,生命化教学理念中,尤为重视师生的互动,对学生的成全与鼓励。师生在知识搭建的平台中相互交流智慧并彼此启发,这一节课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基于平等的对话,我教的是语文,但一节课后,师生的收获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在美好情感的互递中,每个人的现有知识得到了丰富,生命价值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