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五中八年级语文科导学案(总第54课时)主备人张玉琴备课组审核窦玲领导审核授课人班级学生姓名组号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第一课时)备注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重)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重难)二、新知导读【预习自学】友情链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出示《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明白罗布泊的具体位置,获得感性认识)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萧瑟()干涸()吞噬()庇()护和煦()咫()尺裸()露戈()壁滩2.从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你获得什么信息?3.针对文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合作探究】1.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2.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3.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交流展示】勾画相关语句,概括归纳要点,交流展示。三、范例点睛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人为因素。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四个“盲目”指的是什么?四、达标检测1.为下列句中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②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yàng(),岸边胡杨丛生,树木茁壮。③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④塔里木河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shì()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2.下列画线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萧瑟(冷落、凄凉)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B和煦(温暖)远眺(眺望)C.干涸(没有水)庇护(遮蔽)D.欢娱(使快乐)吞噬(吃)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无边无垠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B.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C.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D.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4.把下面一段话重新排序。①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②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清沉重。③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④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排序:________________5.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文章开头就介绍了罗布泊的现状是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接着回忆过去的罗布泊是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接着说明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除了罗布泊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都需要拯救。五、学(教)后反思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