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生的学习障碍在您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过那种“总也教不会”的学生吗?遇到这类学生您是怎么做的?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2011年6月28日,在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报社、大兴教科所和海淀教科所联合主办的“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对话公益沙龙”第48次活动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全国学习障碍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平,通过对影响学习主因素的分析,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为大家解答了各种学习障碍问题。学习障碍也有人说成学习困难,刘翔平指出,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学习障碍”与“学习困难”不是一码事。学习障碍是非常成熟的概念。影响学习的三个主要因素刘翔平认为学习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智商。在刘翔平教授看来,智商是影响学习的第一个因素。就智商而言,在90~110之间都是正常的。据调查,一所学校里,智商在70至90之间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左右,这些学生基本是教师“怎么教也教不好的”,“想让他及格”都难!刘翔平据此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种说法并不合适。这类智商较低的学生,很难用肉眼判断出来。但据刘翔平教授的经验,这类学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他们爱劳动,爱做家务,通常这种孩子学习不好,更愿意通过帮父母劳动来“补偿”成绩上对父母的打击;他们胆小,因为能力差,人就自卑,或者有心理障碍,体育、文艺活动都很少参加;他们往往一二年级能跟上,到三年级开始落后,到五六年级上课就像听天书了,而到了初中基本上就跟不上了;他们语文学科还可以,学计算也还行,但是涉及到应用、阅读理解就不行了。遇到这类孩子,教师应该怎么办?刘翔平教授说,教师“只能接受”,且不应再强求他们“学习好”,而应该告诉他们“做一个好人”。他们能养活自己,社会也需要这种人,因为社会是有分工的。他们可以做司机、保安这类职业,这类人同样应该活得有尊严。其次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读写能力。读写能力是人类进化比较晚的一种功能。因为有了文字之后,人类才发展起了读写能力。可是文字进化是非常晚的,而且阅读的普及也是近几百年书籍变得廉价之后的事,所以读写障碍是目前学习障碍中最主要的问题。再次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人的计划时间感、注意的专注能力、分析能力等。刘翔平教授说,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一个人对某件事的热爱与否,便跟自己的优劣势有关。很多时候,“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失败之母,就像马太效应。通常教师有一种教育孩子的模式,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认为这解决不了学习上的问题。他指出,孩子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有意为之,是因为孩子的优势、兴趣点不在课堂上,他控制不了自己。注意力障碍实际上是自我调节的问题,不能根据环境的要求去改变自己大脑适应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