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美术创作评价研究大班幼儿美术创作评价研究甘肃省民乐县第二幼儿园刘彩芸【摘要】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期间进行美术教育,有助于幼儿早期智力的开发和性格的培养。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通过评价,可以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创作的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在美术作品评价中,教师需要看懂幼儿的画,多用一些鼓励的话语评价,减少否定与批评,让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一直持续下去。【关键词】大班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美术是幼儿最早用来抒发自身情感、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方法,是除了语言之外的另一种交流方式。画画是幼儿的天性,那些貌似荒诞、奇特、不符合常理、天马行空的作品,往往是幼儿自身独具奇特魅力的表现。幼儿在画画水平上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大班的幼儿在画画方面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技巧,他们的观察力和创作力也比小中班的幼儿较强,能够清楚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时的他们喜欢将画画作为一种游戏,或是用画画表达自己的所想和所知。绘画已经成为他们独立表现的一种方式,教师要了解这一时期幼儿绘画的特征,才能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帮助幼儿提高美术创作的热情。二、作品评价存在的问题1.教师主导评价,忽略幼儿参与。在我国教育中,教师主导课堂的情况十分普遍,幼儿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在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中,往往以教师一个人的观点为主,一个人的意愿就确定了作品的优劣,这样的评价方式有着浓浓的教师个人主义是对幼儿作品不负责的表现。即使有些教师意识到需要幼儿参与,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幼儿的参与往往也达不到具体的效果。2.重视作品两头,忽视中间作品。在许多教师心中,评价工作就是为了找出好与坏的作品,而选择忽略“中间”作品,对于中间作品,教师没有指出其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这样不加评价的态度,不利于这些作品的幼儿作者们找到改进的地方同时,优秀之处没有得到肯定,往往也会挫伤幼儿绘画、创作的积极性。3.不适当的评语会损害幼儿的积极性。作品评价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前期准备也十分复杂,大部分教师会在作品评价前对幼儿的绘画水平以及绘画风格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给予幼儿的绘画作品肯定性的评语,对于幼儿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指导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幼儿的学习情况,分析后制定出相应的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热情的措施。但由于幼儿绘画天马行空,有些幼儿的绘画作品很难看懂,评价工作需要仔细认真,耗时较长,一些教师在评价中会出现不良情绪,导致在评价作品时对一些幼儿的作品进行批评,有时甚至在课堂上直接呵斥幼儿。例如,教师当着全班的面说:“某某,你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总是影响其他小朋友,你看,你画的是什么?就不能画漂亮一点吗?”这样过激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产生紧张情绪,甚至会让幼儿形成自卑心理,长期如此,会导致幼儿对绘画产生抵触心理。三、作品评价方法多元化在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中,单纯只使用一种评价方式得出的结论是十分片面的,在现阶段,教师的评语是主要的评价结论作为教师,不能从一个成人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幼儿的美术作品,这必然会造成作品评价的不完整,而如果只是让幼儿们进行作品评价,则会丧失掉评价的效果,不利于幼儿创作的水平提高。因而,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势在必行。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出现,弥补了原有单一评价所有的不足,将评价这一环节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也使得教育活动的实施更加有效和完善。1.幼儿自评。幼儿自评是所有评价方式中难度最大的一种评价方式,对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多元评价中,幼儿自评是必不可少的评价环节之一。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审美能力,能够看出画面中人物、事物和情节的联系,对色彩搭配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主要评语还停留在“好看与不好看”、“像与不像”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开展幼儿自评活动,指导幼儿学习自我鉴赏,从而使幼儿在自我评价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2.幼儿互评。随着年龄的增大,大班幼儿对于绘画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在语言上有了较多的积累,审美的能力和意识也开始出现。这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