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C问题导学”型课堂学案设计简案授课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科:数学主题:《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课时:1课时课型:“综合解决课”授课日期:2015年9月15日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对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对竖式计算方法和格式的理解。关键问题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能力。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抢答(整十数加一位数的练习)2、复习口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内容作铺垫。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2、出示情境图,发现图中数学信息:(1)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2)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学生提出问题:(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2)二(2)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3、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35+232+2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学生的问题意识。4、师出示问题:(1)你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吗?(2)小组内讨论你的方法,利用计数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算出结果的?设计意图:运用小组交流的方法,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有导向性的提出问题,给小组活动提供方向,并能在讨论和动手拨计数器的过程中促进小组成员间的进步,知识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学习。三合作研习解决问题1、生讨论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2、生展示解决的方法(由学生当堂表现决定)。设计意图:展示学习成果,能有效激发学习欲望和兴趣,在生生、师生交流中思维得到碰撞,知识得以巩固。3、轻松一刻4、梳理解决的方法:1、演示计数器拨珠计算的过程,引出新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2、书写格式的规范。3、让学生思考:第二个加数2表示什么?应写在3下面还是5下面?先从哪位开始算?总结:竖式计算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设计意图:对比计数器学习竖式的书写格式,学生能感知到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有助于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四当堂训练整体提高1、书本12页做一做1、2题。(1)独立完成(2)组内互检(3)集体订正2、轻松一刻3、我是小医生。设计意图:巩固练习,然后让学生诊断病例,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他们对竖式计算的掌握,还能避免自己在练习时出现同样的错误。五师生评价畅谈收获设计意图:由简单的教师评价扩展至生生、师生评价,体现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