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心理学概论资料整理一.填空题(包括选择)1.心理的构成:共同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2.公元前300年,亚里斯多德的《灵魂论》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专著。“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的提出者是艾宾浩斯。3.1879年,德国著名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4.!!心理学的流派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按心理学上的第一、二、三大势力顺序排列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代表马斯洛和罗杰斯。5.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这和机能主义的思潮是分不开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曾说过:“你给我一打儿童,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和小偷”。6.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7.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8.!!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9.伟大的俄国神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将人脑称为“自然界的皇冠”10.第一次脑激增是在妊娠第10-18周,第二次是从出生后开始。11.!!心理学上一般习惯于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夏)、多血质(春)、黏液质(冬)抑郁质(秋)。12.最早提出气质概念的是古希腊的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13.需要具有对象性、动机性、社会性的特点。按起源分可分为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按需要指向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14.高峰体验是一种超越一切的体验,其中没有任何焦虑,有回归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愉快情绪15.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分类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和社会性动机。16.动机冲突的主要分类: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17.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动机本身的强弱、个体行为的质量。18.当动物能对信号刺激进行反应时,就标志着心理现象发生了。动物的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19.归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他认为人们都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归因理论分为:环境归因和个人归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20.!!自我效能感应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影响自我效能理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归因方式。21.!!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22.知觉的类型: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23.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一般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四种: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阶段。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约在0.5秒以内,声像记忆的时间可以保持4秒左右。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一般认为15-30秒。长时记忆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24.遗忘是有规律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增进记忆的方法有:直观形象法、图表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25.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26.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27.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将情绪分为五类:情调、激情、心境、应激、情操。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