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中2016届11月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题4分,计48分)24.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A.分封制B.察举制C.编户制D.科举制25.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②唐朝实行三省制③元朝实施行省制④明朝设立内阁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6.中国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B.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7.“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①向中国倾销鸦片②掠夺中国原料③打开中国市场④向中国输出资本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28.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①韩非子②秦始皇③黄宗羲④康有为⑤孙中山⑥毛泽东A.①③②⑤B.①④②⑤C.①③⑤⑥D.①③②⑥29.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30.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轮船招商局的轮船C.洋人发明的火车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31.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32.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①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③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④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3.新时期我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致力于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其中一项重大成果是:A.主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B.主导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4.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钩。这主要反映了:()A.丝织业和制瓷业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B.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尤其是丝织业和制瓷业C.制瓷和丝织属于小农经济中的副业D.中国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出口欧洲国家35.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在世行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一举超越德国、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日本,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世行的这一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世行投票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B、只要中国不同意,任何重要决议都不可能通过C、一国认缴股金份额多少视经济和财政实力决定D、世行投票权大小要看国家的国际地位高低二、非选择题(13题17分,14题20分,15题15分,计52分)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