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小结识字教学提倡在情景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其掌握识字方法,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使他们更好、更快、更活地识字。一、关注生活经验,突出情境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科技进步和媒体传播手段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识字的多种途径,以往只从课本中识字的状况得到改变。1、在学习生活中识字(1)认识校园,引导识字学校是学生天天生活的地方,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校园中的一切引导学生识字,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下午活动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去认识校园里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如:“我是草坪,不要踩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下楼梯靠右行”……当然,学生在第一次的参观后并不能马上认识这么多的字,这时我就把学校中所有的常见大标语、告示栏等学生天天见到的字,让学生课余时间多看一看并启发学生到校园里去认一认。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你帮我、我帮你,互相教,互相学。当然,我在学校中碰到学生时也常把他拉到身边问问:“这儿写的是什么?”“这个字你认识吗?”很快学生将“进入校园不喧哗、追赶,右侧通行”等复杂的字都认识了。(2)班级工作,拓展识字开学初,给每个学生印发全班学生的坐位表,让家长在家辅导,帮助孩子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还为每个学生做了两张姓名卡,一张贴在课桌上,方便学生随时认识该同学的姓名,一张供检查用,让学生分发姓名卡,检查谁识字最多最快,这样,同学的姓名很快就认识了。3)借助实物,大量识字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录音机,我都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还分类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2.在社会生活中识字(1)利用社会资源识字社会生活是一个很大的识字资源,学生常有和家长一起外出旅游、购物的机会,而学生也常常见到这个地名,那个店名,这都是促进学生多识字的机会。(2)组织活动,达到识字目的比如,学生很爱看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我就引导学生看这个动画片的文字读本,然后进行比赛,把书中的字拿出来让学生注音,达到识字的目的。(3)创设识字档案,记录识字历程学生在生活中识了很多字,为了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我又为学生建立了小小识字档案——晚读卡,这个档案主要是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每周让家长帮助学生把认的字以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放入档案。在这个档案中,我还准备了一张适合学生的生字表,每张生字表上有300个常用字,每20个字为一组,下面有3个小五星,要求让家长协助教学生识字,完成的情况则用涂五角星的形式来表示,全部认识就画3个,认识三分之二以上画2个,认识只有一半以下的则画1个,我则在每周的检查中结合学生的识字表现为学生写几句简明的评语鼓励学生多识字。二、结合读写实际,强化实用性就整个语文学习来说,一方面要看到识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要看到识字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帮助阅读、写作、获取信息的手段,所以在教学中我把握“实用性”原则,把识字教学寓于听说读写之中。在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时,不忘记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任务,真正做到学用结合,促进学生识字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同步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和谐地发展。1、提倡广泛阅读在正确估计儿童口语水平和智力潜力的基础上,教师应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多功能作用为前提,以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之中为原则,在儿童入学后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依靠汉语拼音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范围,提早阅读,广泛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和汉字反复见面,实现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有机结合。同时培养阅读兴趣,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越读越识”、“越识越读”的良性循环。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