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优化学习方法之我见【摘要】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是“遵从者”,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这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以民族平等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毋容置疑,学习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便应运而生了。一、导入新课简明扼要的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时既要切入主题,又要引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如介绍德国现在流行的结婚仪式,在婚礼上父母赠送新娘新郎《道德经》,引发学生思考:为何德国流行这样的婚礼?从而导入课题《灿烂的中华文化》二、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以便学生了解本课需要掌握知识目标、需要培养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在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时,出示学习目标如下:1、了解和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2、逐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地解答分析问题的能力。3、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三、出示自学内容方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地阅读,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时,出示学习目标如下:1、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2、中华文化由什么构成?3、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4、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什么?6、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时,教师巡回走动,指导学生阅读,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标示出来。四、自学合作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组讨论,交流自学成果,有不同意见的集体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标示出来,以待教师点拨。五、自主学习反馈师以提问的方式抽查学生学习的自学效果。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拨。中华文化的特点:多媒体展示中华优秀文化,例如唐诗宋词元曲、长城、故宫、颐和园、中华武术、饮食文化等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总结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结合社会发展史强调中华文化虽然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强,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文化。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1、中原文化(让学生讨论回答河南有哪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多媒体展示河南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要求学生识记,一方面以备中考,另一方面增强对河南文化的认同感。2、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听写大会河南电视台:成语英雄强调:由于新生文化如网络文化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危机到优秀传统文化,举办这些节目重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识记和重视。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从而提升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六、学生识记自学内容,反馈识记效果通过教师抽查、学生互查,反馈学生识记情况,做到堂堂请、节节清。七、当堂检测多媒体出示当堂检测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做到节节清、日日清。如(2015年河南省A卷第13题)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孔子学院秉承“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的宗旨,十年来得以蓬勃发展。当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建立起近500所孔子学院,为汉语推广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基地和广阔平台。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古为今用、古为今鉴。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几年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时指出:人类文明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