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控制与传感第1课走花样的机器人教学内容: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六年级(下)第1课走花样的机器人。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程序的循环结构和顺序结构。2、学会设置机器人走各种正边图形的参数教学重点:1、训练程序的编程。2、学会设置各种正边图形的参数。教学难点:机器人转过角度与速度和角度有关,学生如何进行调整。教学准备:学生机器人编程软件。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观察法练习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前面我们的小机器人已经能走正方形了,还记得是怎么实现的吗?打开保存的程序,回顾一下。学生:发言。学生回忆走正方形的流程:开始——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结束二、讲解在编程语言中,我们把这种步骤一步一步地实现流程的结构叫做顺序结构。但这种过程很繁琐。可以使用循环结构,其中多次循环模块中的循环次数为4次。开始多次循环直行转向结束在程序编制中,把多个相同的步骤用一个代表循环的模块表示,我们把这样的结构叫做循环结构。循环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简化程序,让程序看起来更简洁三、编程(一)能走五边形的机器人1、教师演示将程序设置为机器人完成五边形的参数。我们对“直行”和“转向”两个模块设定了“值”:直行:速度5,时间3,转向:速度8,角度90。机器人行走的快慢、远近,与电机转速的大小和运动时间的长短有关系。学生:调整直行模块中速度和时间的值,在仿真环境中运行并观察变化。试一试1、改变直行模块的“值”模拟运行,观察并记录结果。(1)、速度不变,改变时间;(2)、时间不变,改变速度。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原来可以通过“速度”和“时间”的值,来影响行走的速度和远近!(2)机器人转过的角度,与它转动的速度和转弯的角度有关。调整转向模块中的速度和角度值,在仿真环境中运行并观察变化。改变转向模块的“值”,模拟运行,观察并记录结果。(1)速度不变,改变角度;(2)角度不变,改变速度。学生思考:速度会影响机器人转过的角度吗?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原来我的转动受到了转向模块中“速度”和“角度”值的影响!(二)机器人走正六边形教师:我们知道了程序中模块的“值”可以影响机器人行走的快慢和转动的角度,那我们来试试让机器人走正六边形。学生思考:机器人走完每一条边后,转过的角度是多大?想一想,机器人转过的角度是角1还是角2?教师引导学生: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公式来计算角度:机器人转向角度=360÷正多边形边数学生实践:分组完成设置走六边形的参数并进行交流经验。教师:你还能让机器人走出什么样的形状?学生:正三角形、正八边形等。小知识:程序中的角度、速度等对机器人的运行状况有重要影响,我们管它们叫做“参数”,而参数的具体取值,称为“参数值”。四、学生上机实践完成本课的参数设置,仿真运行。五、自我评价这节课的实践操作你完成得怎么样呢?板书设计:第1课走花样的机器人机器人转向角度=360÷正多边形边数直行:速度5,时间3转向:速度8,角度90程序中的角度、速度等对机器人的运行状况有重要影响,我们管它们叫做“参数”,而参数的具体取值,称为“参数值”。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