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计划备课时间:2016年3月1日第二周星期二(一)课题3、邓小平爷爷植树(二)教学目标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教学设想重点设计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难点设计“颜”的认识和“绿”字的书写;分角色朗读。教具挂图、生字卡片、歌曲磁带、邓小平头像课时设计两课时教法设计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学法设计读中感悟(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㈠、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春天来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2、请了解植树节来历的同学作简单介绍。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自由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㈡、自主预习,认读生字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教师注意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困生适当点拨。2、同桌互查:生字会认没有,课文是否读通。3、开火车认读生字。㈢、朗读感悟,展示交流1、出示讨论题⑴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他为什么要来植树?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组内交流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整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3、全班交流反馈:⑴教师相机出示邓小平画像,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适当作以补充,激发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敬仰之情。⑵教师相机讲述邓小平同志与人民一起植树的场面。⑶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填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及锹土。C他站到几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㈣、写字指导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2、请学生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或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第二课时㈠、复习导入。1、出示带又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3、小组互相帮助,牢记生字。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㈡、朗读质疑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3、全班交流讨论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4、齐读课文。㈢、扩展延伸如果条件允许,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七、作业设计三、练习与作业1、参加一次植树活动,说说植树的过程。2、写字练习。四、板书设计3、邓小平爷爷植树爷节岁亲的行五、后记与反思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热爱祖国,绿化祖国的情感,并能将这种意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课文开始,我先复习了昨日所学的生字词(黑板上书写一个学生跟读一个),再书写词语“邓小平”,当学生一起喊出这个名词,我便乘势问:有谁知道邓小平爷爷?你知道他的哪些事?这个时候很多平时爱看课外书的学生就显得相当激动,他们众说纷纭,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之后我作了一番总结,并引出要学的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并从课文的题目引出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划出课后的生字新词,在教生字时我采用开火车、小组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课文中巩固生字词语;之后是讲解课文阶段,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朗读第一自然段,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思考问题:这颗柏树为什么叫做“小平树”?亲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亲手造一个句子?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可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在大段大段的文章中去选择有意义的语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