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总结高三生物备课组玉艳琼2016年3月12日下午,我们一行19位老师在卓卫力副校长和高三年级部韦正廷主任的带领下,乘车赴南宁参加高三各学科高考备考会,13日聆听来自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的资深专家饶冬梅老师的报告,饶老师面面俱到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此次听课的感受及自己的反思,希望自己能通过此次的学习在备考中能够有所帮助,在16年的高考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饶老师主要从高考题分析、备考策略及教学建议这三方面为我们展开了此次的研讨会。基于15年的高考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年的高考题侧重于主干知识点考查;实验命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考查内容广泛,细小知识点不断涌现,出其不意;图文减少,题量加大;第40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考查内容与必修部分相结合。饶老师分析的这些特点本组老师也在一轮复习中针对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基本也达到了对学生立足课本、吃透教材的要求。在二轮复习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能力突破,专题复习。具体做法为:在单元过关后将已掌握的分散知识块梳理强化,注重纵向和横向方面的知识梳理,将记忆中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创造性地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来划分专题。精选试题进行强化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力。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总结近3年的高考题我们可以得出涉及到的高频考点专题主要有:细胞、核酸、物质输入输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变异、免疫、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的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除此之外题型专题主要有:曲线坐标题、图形图表题、遗传系谱题。对于这些专题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也加大了力度和精力。此次学习最大的感触和帮助是饶老师给予的二轮复习的建议,这些建议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的。以下主要是饶老师针对学生的二轮复习提出的建议。(1)整合教材知识:精读教材,理清概念,构建网络提升能力;汇总图表形成体系,以图转文、以文转文、图图转换、图图组合,理解知识。以图转文:对照教材中的插图,说出各部分的结构,并进行联想,挖掘隐含条件,如第一册教材第21页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立体图),首先识别各部分的结构,依据结构联想功能,再进行知识的发散: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的知识,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结构,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等,然后与其平面图形(第28页复习题中的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相比较,挖掘图中的隐含,如细胞膜的流动性,分布最广的膜结构,还可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思考出题点、提问方式、得出答案等。再与第21页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进行比较得出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以文转图:对一些叙述较多,不易记住的文字内容,可用图表帮助记忆,如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用数轴图、圆形图等表示,直观且容易记忆。图图转换:如第一册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DNA分子的数目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图转化为曲线图或表格等。图图组合:高考许多试题就是将高中生物教材的图进行改造或重组而成,复习时同学们也应对一些图进行改造或重组,如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图组合;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图进行组合等。(2)提升解题能力,注重获取信息的能力,规范答题。(3)研究易错题突破得分瓶颈:整理易错题、研究错题及分析错因(知识性失分,则及时回归教材,进行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是方法性失分,则重新审题,找准切入点,理清该题的解题思路,学会该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是过失性失分,则对自己又是一次警示,应督促自己克服粗心大意、轻视书写、过度焦虑等非智力毛病。)、亲近易错题、对易错点进行强化。(4)处理好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的关系、必修与选修的关系、读书和做题的关系听了饶老师的讲座之后,结合我自己的实际工作,我觉得在以后的复习中我要对以下几点进行加强。(1)加强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落实知识点,并让学生课外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加强知识点记忆。(2)让学生熟悉教材,每次作业中、考试中的高频错误,让学生自己翻书解决,加深印象,例如试卷改错,让学生标记出是课本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