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空气宝宝设计意图:本活动选取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空气作为载体,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通过实际感受,知道空气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条件,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大班阶段重在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探索的能力。本活动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活动目标: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活动准备:废报纸、杯子、每人一个气球、每人一个塑料口袋,PPT活动过程:一、魔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2.教师:这是什么?(纸)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纸啊?是块干干的报纸。3.教师: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现在要把纸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一猜纸会不会湿?(请你说一说)4.教师: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湿了没呀?(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二、引出空气原理。1.教师: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仔细观察哦。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气泡产生)小朋友,猜一猜纸有没有湿呢?(请你说说看)2.教师:到底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会湿了呢?3.教师总结: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一说什么跑进去了?(水)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纸就会湿了。而第一次没有湿,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纸是干的。刚才老师给小朋友变了两个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三、捕捉空气,初步感知空气。1.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表演,你们来猜一猜我在干嘛。(教师拿塑料袋抓空气)2.幼儿:抓空气3,教师:你们想不想玩这个抓空气的游戏?那么现在你们每个人来拿一个塑料袋,可以到教室的任何地方去抓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现在我们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看谁捉空气又多又快。(播放音乐)。提问:你的空气是在哪里抓到的?现在我们把袋口慢慢张开,用眼睛看一看空气,你能看得见里面的空气吗?(看不见)那么袋子里的空气有颜色吗?(空气是没有颜色的)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空气是有没有味道的呢?用你的小手伸进袋子里去摸一摸,能摸到空气吗?四、与空气宝宝做游戏。1.教师:小朋友们玩过气球吗?(玩过)今天老师也请你们来玩气球,高兴吗?不过,你们先想一想,怎样让气球变大呢?2.教师:如果气球小说明我们吹进去的空气是多还是少呢?老师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个气球。(幼儿操作,个别指导)吹好了以后捏紧你的气球。3.教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气球最大,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多。谁的气球最小,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少。好了,气球宝宝累了,我们让它在边上休息一下。五、保护空气,争做环保小卫士。1.教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来做一个实验,把你的嘴巴闭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来,我请小朋友来说说是什么感觉?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觉呢?为什么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教师小结:因为我们把嘴巴闭上,把鼻子捂起来,空气就不能进入我们的嘴巴和鼻子里,我们就不能进行呼吸了。所以我们就会感觉喘不过气来,非常难受,你们说我们人需不需要空气呀?2.教师:我们人需要空气,动物呢?花草树木呢?它们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气。如果没有空气会怎么样呢?会无法生存。3.教师:我们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怎样的空气呢?是干净的空气还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呢?如果我们吸进了不干净被污染的空气就会生病,对我们的身体就不好,所以小朋友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空气,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垃圾能不能乱扔,能不能随地吐痰,爸爸抽烟了,我们应该怎么对他说?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