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练习(带答案)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以下是电化学专题练习,请考生注意做题质量。1.铜锌原电池(如图9)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某同学组装了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它均为Cu,则()A.电流方向:电极IVA电极IB.电极I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II逐渐溶解D.电极III的电极反应:Cu2++2e-=Cu4.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B.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C.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I,铜片上有O2逸出B.装置I,锌片溶解,发生还原反应C.装置II,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D.装置II,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甲醇、氧气和强碱溶液做电解质的手机电池中的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CH3OH+8OH--6e-=CO32-+6H2OC.标况下,通入11.2LO2完全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清远二模)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该电池主要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其正极反应为:ClO-+H2O+2e-==Cl-+2OH-,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B.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溶液的pH将不断变小D.该电池的总反应为:Mg+ClO-+H2O==Mg(OH)2+Cl-9.(湛江一模)(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极B.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2通入负极C.右图中电子由Cu极流向Zn,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D.在海轮外壳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10.(梅州二模)有关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时溶液中SO42-移向Cu极B.构成原电池时Cu极反应为:Cu?2e-=Cu2+C.要使Fe极不被腐蚀,Cu片换Zn片或a接直流电源负极D.形成电解池,Cu电极不可能溶解11.(珠海调研)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右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不连接时,只有锌片上有气泡逸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C.a和b用导线连接或接直流电源,锌片都能溶解D.a和b是否用导线连接,装置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都相同12.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2eX+2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池内部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13.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及预期现象正确的是()A.X和Y与电流表连接,电子由Cu极流向Zn极B.X和Y与电流表连接,将Zn换成Fe测得电流更大C.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Cu极质量减轻D.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Zn极质量减轻14.右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装置图。下列说法的是()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以减缓铁的腐蚀B.若X为锌,开关K置于N处,则X极附近溶液的颜色会变黄色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M处,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则15.右图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电解质是H2SO4溶液。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为:Pb+PbO2+4H++2SO42==2PbSO4+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K与N相接时,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K与N相接时,H+向负极区迁移C.K与M连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