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含答案)高三学科化学版本苏教版年级内容标题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本讲教育信息】一.教课内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二.教课目的:认识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知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认识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用原子结构表示图表示原子和简单离子的结构;认识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生性质递变规律的关系;认识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点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三.教课要点、难点: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用原子结构表示图表示原子和简单离子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生性质递变规律的关系;四.教课过程:(一)原子结构:原子的构成[说明]1、与原子结构相关的量之间的计算关系式:(1)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2、人们把拥有必定数量的质子和必定数量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同一元素的不一样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同位素所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粒子。同位素的特点:(1)同一元素的各样同位素质量数不一样,但化学性质几乎完整同样。(2)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无论是游离态仍是化合态,各样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3、能层与能级:按核外电子能量的的差别将其分红不一样的能层(用符号n表示);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关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一样的电子,还可将其分红不一样的能级(l)。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种类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能层(n)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LMNOPQ能级(l)1s2s2p3s3p3d4s4p4d4f5s高考第一轮复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含答案)第1页/共6页高考第一轮复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含答案)最多22626102610142电子数2818322n24、基态与激发态的差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切合能量最低原理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处于能量最低状态的就是基态,不切合排布规律的自然其能量也不处于最低态,这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自然就不是基态而是激发态。如:C的核外电子排布假如是1s22s12p3就不是基态而是激发态。因为基态应当是1s22s22p2。5、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结构原理:跟着原子序数的递加,绝大部分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都依据下列次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结构原理揭露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散布。②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依据结构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能级里,而后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能级里。③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好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④洪特规则:a: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不一样轨道时,电子老是尽可能分占不一样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b:有少量元素的气态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关于结构原理有1个电子的误差。因为能量同样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状态时,系统的能量最低,原子较稳固。此为洪特规则的特例。6、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表示图: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在各电子层上排布的图示;(2)电子式:用“”或“”在元素符号四周表示最外层电子的图示;(3)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示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如: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写成:1s22s22p63s23p63d54s1,也可写成:[Ar]3d54s1(4)轨道表达式:每个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依据能量由低到高的次序由下而上所表示的电子排布图。如:7、光谱:不一样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汲取(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基态)能量,产生不一样的光谱—原子光谱(汲取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剖析能够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点谱线判定元素。(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跟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加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元生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